教育部: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为毕业生拓岗239.2万个
人民网北京8月4日电 (记者孙竞、李依环)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自教育部组织实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以来,截至7月26日,全国2371所高校书记校长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等方式,拜访单位11.4万家,为毕业生拓展就业岗位239.2万个。
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就业容纳器作用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
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 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指导省级教育部门用好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机制,主动会同本地相关部门抓好政策细化落实。以宁夏、海南为例,宁夏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中小企业,3年内根据招用人数按每人每年7800元标准扣减相关税费,对新招用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中小企业,允许其申请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海南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符合相关条件的小微企业,每招用1人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000元。
帮毕业生走稳走好就业路(民生观)
细化就业服务措施,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各地已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当前,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继续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梦想。
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省残联共同开展送岗上门活动,助力重点群体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毕业季以来,成都市新都区大丰镇居民范金雄常常发愁,他的女儿范兴兰今年从西华大学毕业,但由于先天性疾病导致肢体残疾,迟迟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然而事情很快有了转机,8月3日,他早早起来收拾好屋子,准备迎接一批特殊的客人。
四川:进一步做好五类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7月29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召开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促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进一步做好脱贫家庭等五类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长沙环保职院:四个“加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长沙环保职院:四个“加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为 了 深 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 “ 稳就业 ” 、 “ 保就业 ” 决策部署,促进 2022 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巧用四个 “ 加法 ” ,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人民日报评论 | 广西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终于有心仪的工作岗位了。”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中平镇邓村的韦晓玲,去年6月从一所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来宾市人社局回访时,工作人员推荐她去市里一所幼儿园就业见习。这期间,她边学边干,提升了工作能力,每月都有见习补贴。前不久,韦晓玲正式被这家幼儿园聘用。
8.2万个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全部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
民政部26日在京召开2022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在发布会上介绍,近期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原则上2022年所有新招聘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全部向高校毕业生开放,鼓励拿出较多数量岗位专门招聘有志热心服务群众的高校毕业生,“截至目前,全国共发布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数量8.2万个,全部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其中2.5万个岗位专门招聘高校毕业生”。
我省为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3—5个岗位信息
日前,四川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做好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不断线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高校继续深化实施“书记校长访企拓岗”“百日冲刺”等行动,为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3—5个岗位信息。
安阳师范学院:“三个聚焦”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安阳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学校工作突出位置,坚持把就业做为学校最大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好,切实扛牢就业工作政治责任,不断完善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创新就业服务,持续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四川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
根据人社部统一安排部署,7至12月,四川将在全省集中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行动以“服务攻坚促就业 筑梦青春赢未来”为主题,服务对象为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5岁以下登记失业青年(以下统称为“未就业毕业生”),通过不断档不断线的针对性就业服务,进一步促进就业。这是记者近日从省人社厅获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