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12月28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蜂学研究院成立仪式举行。 蜂学研究院将依托现有的学科优势,以天然生物毒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蜂产品加工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福建蜜蜂生物学科学观测试验站三个平台为支撑,围绕蜜蜂科学、蜂产品科学与工程、蜜蜂与健康、蜜蜂文化等开展研究,同时加强与人类健康、数字技术、信息智能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学科专业生长点。
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能力素养提升培训会召开
12月8日,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 组织开展 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能力素养提升 视频培 训。 全省81所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负责同志、院系负责同志及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参加培训。
2023届云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召开
12月7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召开2023届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分析研判就业形势,部署安排下步工作。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世波 、 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刘海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原工学院:“四起来”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中原工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注重建机制、抓课程、重实践等环节,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郑州财经学院:抓牢“主战场”“主渠道”“主力军”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郑州财经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聚焦乡村振兴战略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21年5月,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入选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评选的“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坚持“创新、融合、特色、开放”的发展理念,立足南阳“中原粮仓”的资源禀赋,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聚焦乡村振兴,主动服务“三农”,全力打造高水平育人阵地,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十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南阳农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潍坊职业学院:精准施策驱动高职办学条件达标
潍坊职业学院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高职扩招对院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带来的新压力,科学制定规划,汇聚多方力量,建立联动机制,着力在校园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结构、实训条件等方面紧抓举措落实,加快推进办学条件全面达标步伐,为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拓宽新空间、搭建新平台、打造新优势、积蓄新动能。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一流本科人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出台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将全过程学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统筹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一体化改革,实现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培养方式向“全过程学业评价”和“非标准答案考试”的转变,学生学习行为向主动学习、“创新型”学习的转变,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堪当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山东农业大学:推进农科实践教学改革 培育创业兴业人才
针对传统“齐步走”实践教学体系不适应新农科人才培养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等问题,山东农业大学围绕创业兴业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系统开展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研究,制定完成“两方向、四层次、四融合”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取得了突出成效。
山东劳动职院:“全环境育人” 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人才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坚守立德树人根本遵循,聚焦“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全员全程、同向同心育人功能,围绕“劳动”特色,积极构建“全环境育人”生态圈,助力培育“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青岛滨海学院:“五位一体” 助推高素质综合人才培育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青岛滨海学院针对社会“复合型”人才与“能力型”人才需求,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整合十几年办学经验,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推出了定位全面、管理柔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助推高素质综合人才培育。
潍坊学院:聚焦“七大任务”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潍坊学院以服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或特定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对接产业技术创新为牵引、以集聚创新资源为支撑,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七大任务,与潍柴、歌尔、天瑞重工等企业,共建集产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专业互融于一体的三个现代产业学院,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统筹融合,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烟台大学:坚持四个导向 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
烟台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原则导向、政策导向、问题导向、优化导向,全面深化人事制度和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