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临沂大学: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特色国防教育品牌
临沂大学根植沂蒙老区,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与革命老区爱党爱军的光荣传统融入国防教育,创新国防教育形式,通过“五位一体”国防教育模式,培育时代新人,助力强军伟业,全力打造红色主题突出、区域特色鲜明的国防教育品牌。
【媒体伊师大】铭记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精神——伊犁师范大学大学生解说团参观新疆永鹏红色记忆收藏馆
踏访红色收藏展馆,探寻红色文化根脉。我们走进红色收藏展览馆,一个个日军侵华物证、一张张宣传画、一幅幅老旧照片、一本本红色书籍、各种写着红色宣传语的搪瓷杯以及大量伟人像章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纪念章,军功章映入眼帘,吸引同学们驻足观看,从大量详实的历史实物,回顾了我党的光辉历程。每一件藏品都记录了一段历史、代表了一段红色记忆,传达了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的抛头颅、洒热血、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每一件实物都见证了历史,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平顶山学院:传承中华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积极探索“云上国际中文教育”之路
近年来,平顶山学院通过承办平顶山市侨办“我为海外华人上网课”项目,执行国侨办“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项目等,借助相关网络平台,为美国、加拿大、印尼、南非、英国等9个国家开设线上华文教学,设计并运行了55门课程,教学班52个,累计授课2100学时,惠及1600多名海外中文二语学习者、华人华侨和华裔青少年。这是平顶山学院进行的“云上国际中文教育”新尝试,探索出了一条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之路。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 全区各地各校积极开展庆“七一”建党纪念日系列活动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积极 组织开展庆“七一”建党纪念日系列活动,一起来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指明前进方向
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指明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我省广大干部群众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深入学习领会,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和澎湃动力,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青年先锋 红色典型进高校宣讲活动举行
3月30日、31日,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当青年先锋”红色典型进高校宣讲活动分别在四川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举行。每场宣讲活动中,3名宣讲典型结合自身经历体会,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引导广大师生党员激发信仰、淬炼党性、汲取力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传承校史精神基因 用心点亮“大思政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校史厚重的精神基因,发挥其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史料宝库”作用,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源头活水”作用,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坚强阵地”作用,点亮“大思政课”,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广西日报:培育民族感情 增强文化自信——我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
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起,我区面向全区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每两年认定一批传承学校,传承项目主要包括戏曲、书法(篆刻)、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舞蹈等。去年底,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广西第一批100所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这些学校开展文化艺术传承的成效如何?怎样将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相结合?近日,记者分别探访了几所传承学校。
新媒体矩阵
“双减”政策全面推进落实以来,我省各地多所中小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除开设常规的体育、艺术、科技等兴趣班,还因地制宜挖掘地方优势和资源开设非遗课程,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绽放异彩。
十所高校获评我市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
为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天津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精神,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市教委在全市中小学成功创建 200 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基础上, 2022 年在高校美育“互学互看”中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创建活动。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淄博临淄区:传承优秀齐文化 共育齐韵好少年
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优秀传统美德为重点,通过开发齐文化课程,建设齐文化研学基地,组织齐文化进校园活动,不断拓宽学生成长渠道,构建起“内外联动,知行合一”的齐文化教育工作体系,深入开展“齐文化+”教育实践,促进齐文化教育在学校生根发芽、在家庭涵养成长、在社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