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发挥“青年驿站”作用 为跨地区求职高校毕业生提供住宿优惠便利服务的通知
教就业厅函〔2025〕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团委:
周口师范学院:坚持科研强基 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注入活水
近年来,周口师范学院面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和学科群建设,搭建研究平台,凝练研究特色和重点方向,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积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注入源头活水。
2025年度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4月22日,2025年度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全省基础教育工作,分析了教育强国强省建设背景下,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并对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喜报!广西23个项目入选2025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名单,我区共有10类23个项目入选,入选项目数较2024年增加了近5倍。其中,新增获得7个思政类国家级平台、基地和示范校项目,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教育部正式上线“中国教师”服务平台
近日,教育部正式上线“中国教师”服务平台及移动端“中国教师”小程序,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提供教师政策资讯、教师培训查询、惠师服务、电子工作证照等多元化服务,标志着我国教师服务迈入数字化新阶段。一起来看看。
速递!教育部印发《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
近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更好发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以下简称全国平台)服务社会、支撑监管的作用,着力保障家长学生和各方合法权益。一起来看看。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向教育部推荐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的公示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要求,经各地自主申报、各州市推荐申报、省级专家评审,省教育厅遴选出3个县(市、区)和30所学校,拟向教育部推荐申报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
我省12个县区新增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我省有12个县(市、区)被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分别为:福州市鼓楼区、晋安区、福清市,厦门市思明区、海沧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平市光泽县,龙岩市连城县,厦门市已实现全域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督导评估认定。连同2023年教育部认定的漳州市长泰区、三明市明溪县、泰宁县、宁德市柘荣县,目前我省共有16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福建代表队在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获佳绩
12月2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落幕。历时5天的全国总决赛分为演讲比赛和素养竞赛两个项目,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选手参加比赛。
7金12银15铜!四川高校学子在全国总决赛中喜获佳绩
4月17日至19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长沙举行,经激烈角逐, 四川高校学子斩获金奖7个、银奖12个、铜奖15个, 获奖总数较去年增长41.67%,位居全国前列。省教育厅、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第十九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在福州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25-27日,第十九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在福州顺利举行。本次年会由全国化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承办、宁德师范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协办,共吸引来自全国73个单位300余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研究生参与。
教育部印发《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
近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更好发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以下简称全国平台)服务社会、支撑监管的作用,着力保障家长学生和各方合法权益。
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1月9日,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围绕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安排布置年度重点任务,确保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这一年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清晰擘画了教育强国宏伟蓝图、发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和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谋划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这条主线,推动形成教育强国建设上下联动、同题共答生动局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取得积极成效;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攻方向,教育战略服务能力有效提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系列教育民生实事惠及千家万户;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激发;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教育系统保持总体稳定。一年来,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教育强国建设踏上新征程,以实际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推动教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各项工作有了新成效。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把教育的战略定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专章部署,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已成为国家利益和目标的中心。站在新的起点上,教育强国建设进入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关键阶段。要准确把握教育面临环境的深刻变化,增强以教育强国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感,充分认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新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问题、教育高水平安全的新挑战,保持定力、积极作为,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有效转化为工作思路和方法举措,统筹好守正与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统筹好综合改革与试点推进,不断提高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能力水平;统筹好重点开局与久久为功,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积厚成势、行稳致远;统筹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确保教育系统成为安全可靠可信之地。
会议指出,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要突出抓好全年工作重点,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一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三进”,落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建质量,着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各项行动计划。二要锚定国家重大战略急需,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积极探索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持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把县中振兴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关键枢纽点,有序探索中考改革,统筹提升校内教育质量和校外治理水平,保障好特殊群体。四要启动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引领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体系,超前谋划教师资源配置。五要健全教育国际战略合作体系,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找准国际交流合作的方位和职责,提升全球教育治理能力,促进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六要持续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助力教育教学深层次变革。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化领导力,始终坚持“应用为王”,加强前瞻布局,持续扩大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七要深入践行大安全观,持续巩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态势。牢牢掌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织密扎牢校园安全“防护网”,完善工作机制。
会议要求,要围绕实干为先,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把党中央谋定的强国目标、任务落到行动和实效上。要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压实责任抓落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用好试点抓落实,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善作善为抓落实,强化求真务实作风、干字当头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任务部署落地见效。要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党纪学习教育机制,使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使纪律成为抓落实的有力保障。
会议以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教育部机关各司局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络员应邀参加会议。参加驻外使领馆教育工作会议人员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