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聚焦“四化”,服务集成电路行业高质量发展
鲁东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策部署,于2021年7月成立了山东省首家集成电路学院。学院所属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鲁东大学“十四五”高水平重点建设学科和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重点支持学科。学科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2023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论坛举行 王晓出席并致辞
转载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310/09/content_824920.html
喀什大学东城校区落成揭牌
金秋十月,大地流金。喀什大学东城校区经过半年的紧张施工,已经完成了第一期的建设任务,开始迎接新的同学。10月6日,喀什大学东城校区落成揭牌仪式在东城校区图文信息楼前隆重举行。
2023年尼山中外大学论坛成功举办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9月26日下午,尼山中外大学论坛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成功举办。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斯杰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副主任刘皓出席论坛,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浩主持论坛开幕。
青岛科技大学:“四个聚焦”全面推进大学生进社区
青岛科技大学立足共青团“三力一度两保障”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将社会实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四个聚焦”全面推进大学生进社区,为社区及城市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聊城大学:聚力科研创新,服务区域发展
近年来,聊城大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凝练研究方向,整合创新团队、开展协同攻关,改革人才评价、优化创新生态,着力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推动科研人员成建制、体系化地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的贡献度。
烟台大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激发二级单位发展活力
近年来,烟台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以“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为导向,遵循科学精准、分类评价、系统治理、稳中求进的总体思路,坚持“四个结合”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激发二级单位发展活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鲁东大学:打通“三业” ,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近年来,鲁东大学面向产业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打造就业品牌工程,打通专业、产业、就业“三业”,强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
河南科技大学:突出学科优势 明确研究方向 助推“第二个结合”落地生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研究实施方案》,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河南科技大学积极申报成立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洛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并成功承办“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研讨会,“第二个结合”落地生根。
济南大学:“云网数端”一体化 建设数字化智慧校园
济南大学以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核心任务为抓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全力打造以慧学济大、慧研济大、慧办济大为支柱的“智慧济大”品牌。牢牢把握“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浪潮,激流勇进推动“云网数端”一体化智慧校园数字化建设,为建成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夯实“数字化底座”。济南大学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系统性、协同化的顶层设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围绕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中心工作,持续打造以智慧应用场景驱动的“云网数端”智慧校园一体化网络与信息支撑体系,全方位开启了“智慧济大”建设。
青岛科技大学:用好“三个抓手”,深化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按照“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的战略目标,坚持“四个面向”,用好“三个抓手”,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学科: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自治区教育厅现推出“一流学科”专栏,以展示各入选学科在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建设成效,引领带动全区高校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特色发展,提速发展。
聊城大学:着力构建高校劳动教育新模式
聊城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劳动教育新要求,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新时代创新性劳动教育目标引领,结合劳动新业态和新形态,设立以知识、能力、素养为指标的进阶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与价值观引领相结合,与专业人才培养全部课程相融合,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历程相融汇,构建“一核引领、双向贯通、三元推进”模式,不断提升劳动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