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山东巨野将乡村闲置校舍改造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家长学校、研学基地——让闲置教育资源“活”起来
作者: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徐兴坡 赵言言 “陶庙镇田庄幼儿园是一所闲置校舍,我们结合镇域特色,将其改造成为‘石榴红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邀请剪纸、泥塑、石刻等非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在基地内创办工作室,为全镇中小学生传授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让学生感受、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近日,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陶庙学区主任常贵立告诉记者。
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举行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课大会
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4月7日上午,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举行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党课大会,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菏泽:增强乡村教育“四个力”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2022年以来,菏泽市依托“全省打造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的有利契机,聚焦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弱项,始终保持教育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统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持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莱阳市: 多样化课后服务加大教育资源供给
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是解决家长托管难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部署的重要内容。烟台莱阳市坚持政府、学校、社会三方统筹,积极探索推进企事业单位公益机构、具有专业特长社会志愿者资源参与课后服务,丰富学生课后生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在弥补学校能力不足、扩充教育资源、全面加强公共教育供给等方面试点先行,为全省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慰问教育厅帮扶工作队
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慰问教育厅帮扶工作队
近日,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负责同志一行到新乡获嘉县看望慰问省教育厅灾后恢复重建帮扶工作队,调研教育资源保障工作。
全省教育资源保障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全省教育资源保障工作推进会召开
7月5日,全省教育资源保障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装备中心、电教馆、勤工俭学(校服管理)部门和教育电视台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教育信息化稳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孩子“融入”名校课堂
一块块屏幕展现大千世界,一根根网线连起城乡课堂。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稳步推进,城乡、区域数字差距逐渐缩小,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通过互联网“融入”名校名师的课堂,看见了更广阔的世界。
中国教育新闻网:广西认定84个项目为2022年自治区级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仕敏)日前,广西教育厅公布2022年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认定结果,经各学校申报、专家评选、广西教育厅审定,认定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东盟特色药材种植与加工》等84个项目为2022年自治区级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获得认定的项目将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云平台上线和共享,扩大广西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