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5年第1号预警:警惕“助学贷款还款”骗局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或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的工作人员,以帮助助学贷款借款人办理还款为由,通过共享手机屏幕获取验证码、窃取账户密码、引导向第三方账户转账等方式骗取借款人钱财。请广大助学贷款学生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充分保护自身信息和财产安全。教育部门或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的工作人员不会通过共享手机屏幕等方式帮助借款人进行任何贷款操作,也不会向借款人索要账户验证码或密码,请务必通过官方正规渠道进行还款。如发现此类诈骗情况,请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或向公安部反电信诈骗服务热线96110咨询。
求职高峰期,毕业生求职需警惕陷阱,避免踩“坑”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此挖“坑”设陷, 利用“高薪低门槛”“付费内推”“付费实习”等手段诈骗钱财,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甚至误导﹑诱骗一些大学生从事传销、信息网络犯罪等活动。请同学们认真了解常见的就业陷阱,并做到“五防三要”,避免踩“坑”。
重要提醒!警惕非官方发布的大运会志愿者招募信息
近日,在部分微信群及网络平台出现多则以 “成都大运会志愿者招募需求” 为由发布的志愿者招募广告,并在条件待遇中提及 “按月发放补贴” 等信息,引发不少网民质疑招募信息真实性。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2号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警惕“助学”骗局
随着秋季学期来临,各地各校陆续开学。每到这个时候,一些诈骗分子就开始蠢蠢欲动,对学生及家长实施欺诈。日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2号预警,郑重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警惕“助学”骗局。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2号预警:警惕“助学”骗局
随着秋季学期来临,各地各校陆续开学。每到这个时候,一些诈骗分子就开始蠢蠢欲动,对学生及家长实施欺诈。日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2号预警,郑重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警惕“助学”骗局。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2年第2号预警: 警惕“助学”骗局
秋季学期陆续开学。每到这个时点,一些诈骗分子就开始蠢蠢欲动,“变着花招”对学生及家长实施欺诈。有的冒充资助工作者,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途径,谎称发放奖助学金,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窃取个人信息、骗取钱财;有的抓住部分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心理,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学生陷入“高利贷”“回租贷”“培训贷”等陷阱,“小贷”滚成“巨债”。
教育部提醒:警惕“野鸡大学”招生诈骗陷阱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新)近年来,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加大招生诈骗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野鸡大学”开展的违法违规招生活动。当前正值高考招生录取阶段,个别不法机构和人员通过炮制并不存在的学历教育“学校”,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发放虚假大学录取通知书,骗取考生钱财。为此,教育部再次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任何“走捷径”“不用填志愿”“低分上名校”等谎言,在报考高校或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务必做到“三核查”:
教育部:警惕“野鸡大学”招生诈骗陷阱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郝孟佳)教育部网站27日发布消息称,当前正值高考招生录取阶段,个别不法机构和人员通过炮制并不存在的学历教育“学校”,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发放虚假大学录取通知书,骗取考生钱财。近年来,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加大招生诈骗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野鸡大学”开展的违法违规招生活动。
教育部提醒:警惕“野鸡大学”招生诈骗陷阱
近年来,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加大招生诈骗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野鸡大学”开展的违法违规招生活动。当前正值高考招生录取阶段,个别不法机构和人员通过炮制并不存在的学历教育“学校”,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发放虚假大学录取通知书,骗取考生钱财。为此,教育部再次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任何“走捷径”“不用填志愿”“低分上名校”等谎言,在报考高校或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务必做到“三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