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将至,教育部发文部署中小学暑期有关工作
暑假即将来临,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教育部:5方面统筹做好2022年暑期教育系统疫情防控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6月23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统筹做好2022年暑期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具体内容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省教育厅举办河北教育大讲堂 董兆伟为党员干部讲党课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激励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日前,省教育厅举办河北教育大讲堂。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董兆伟为党员干部讲党课。
劳动季里劳动忙——河北学校劳动教育蓬勃开展
风吹麦浪,又闻麦香。割麦子、拾麦穗、堆成垛……石家庄市第九中学劳动实践基地内一片繁忙景象。从种植到施肥、浇水到日常管理再到成熟收割,同学们亲身体验了麦子种植全过程,喜悦之情洋溢脸庞。这是近年来河北省劳动教育成效一隅。
教育部:五大措施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就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在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正在布置全国各地各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百日冲刺”活动,主要采取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和精准帮扶五个方面的措施,为还没有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教育部提出4要求,统筹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6月9日,教育部召开2022年第9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交流地方和高校疫情防控做法,部署统筹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强调了哪些内容?一起来看——
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宣传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6月10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宣传工作推进视频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和河北省委关于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有关要求,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教育宣传工作进行部署。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侯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全省教育系统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心用力做好教育宣传工作,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以优异的教育宣传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云霄检查指导2022年高考工作时要求 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
河北日报讯(记者崔丛丛)6月7日,副省长高云霄在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出席教育部视频巡查2022年高考工作会议后,随即通过数字化指挥平台对全省高考开考情况进行检查,并到石家庄市第一中学考点,现场了解考生入场、语音提示、试卷分发、考场防疫等情况,向奋战在高考一线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慰问。
教育部部署各地优化高考服务保障,提醒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准备
高考在即,教育部专门作出部署,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坚持以考生为本,紧密围绕“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温馨高考”工作目标,加强治安出行、食宿卫生、防暑降温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并为残障考生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合理便利,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提示 做好中小学生汛期安全工作
当前,天气炎热,各地陆续进入汛期,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发,溺水事件和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进入高发期,多地出现学生伤亡事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家长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确保中小学生人身安全。
“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寄语少年儿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中小学课堂,回信勉励各族学生,深入贫困地区家访,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参加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殷殷寄语、深切厚望,无不体现出总书记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5月31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寄语少年儿童》。一起来看——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