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分类
教育部:严防高校新生入学冒名顶替!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高考工作的决策部署,近日,教育部对2022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高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招生录取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规范管理,强化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和平 稳有序。
教育部:各高校要简约、节约制作录取通知书 避免铺张浪费
近日,教育部对2022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高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招生录取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规范管理,强化信息公开,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和平稳有序。
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
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三部门联合部署推进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直补快办”
为加大就业政策实施力度,推动政策速享尽享,助力用人单位稳定岗位、扩大就业,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发布通知,部署实施企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直补快办”行动。
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各有关部委加快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落实
当前正值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阶段,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5月以来,各有关部委加快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落实,在稳住市场主体、发掘岗位资源、提供精准帮扶等方面积极出招,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全国计划选派18292名教师到“三区”支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日前,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2022—2023学年全国计划选派18292名教师,其中初中计划选派6801名、小学计划选派11080名、幼儿园计划选派411名。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671.2万名 学生党员305.2万名
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其中,学生党员305.2万名),比上年净增343.4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93.6万个,比上年净增11.7万个。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着力锻造先锋队伍,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动”暨“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上线启动仪式举行
为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积极探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方法,6月29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动”暨“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上线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季 各部委稳岗促就业政策措施密集推出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 当前正值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阶段,5月以来,各有关部委加快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落实,在稳住市场主体、发掘岗位资源、提供精准帮扶等方面积极出招,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山西、内蒙古等8省(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2025年起实行“3+1+2”模式
人民网6月28日电 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八个省(区)陆续公布高考改革方案,明确于2022年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于2025年整体实施。
普通话普及率超八成 语言文字事业十年成果丰硕
教育部6月28日举办“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会第六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成就和经验。十年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67%。
教育部: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介绍,截至2021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10个联合国下属专门机构将中文作为官方语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人数超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近2亿。
十年来我国共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6200余万人次
记者从教育部6月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构发展至1700余个。十年来共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6200余万人次、汉字应用水平测试22万余人次。建成122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培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135名。
深度服务大湾区建设 促进内地与香港教育融合发展——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近日,教育部依法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该校是广州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是教育部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合作大学的有益尝试。学校融合内地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内地与香港教育融合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