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迈向“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陆续实施多项措施,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

义务教育是政府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办好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2019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义务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要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同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确保起点公平。

高位推动确保义务教育全国领先

2008年以来至今,市教委按照国家有关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公平普惠这条主线,牢牢抓住标准建设、均衡机制和督导评估三个环节,连续实施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我市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率先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评估认定的省市,保持了我市义务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5月,市政府在宝坻区召开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动视频会,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启动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确保我市义务教育在全国领先地位。

2020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五育”并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对标对表县域义务教育发展32项国家认定指标,针对短板弱项,启动实施了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中小学C级校舍改造、体育运动场馆提升、教学仪器设备配置、骨干师资梯队建设等工程项目。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的《天津市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规划》中,20221月至202512月作为先行创建阶段,我市将力争在4个区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过2026年至2028年的全面创建,全市16个区力争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夯实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

十年来,市教委始终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贯穿我市“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的全过程,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坚持高标准、均衡化、全覆盖、阶段性总体思路。截至2020年,全市12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通过三轮的评估验收,极大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力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缩小城乡间、学校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实现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2022年,我市连续两年将新增义务教育学位项目列入我市20项民心工程。市教委按照“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原则,持续推动项目建设。2020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3万个;2021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9万个;2022年,截至9月中旬,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6万个,提前完成“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3万个”这一民心工程年度任务目标。在此基础上,市教委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学位项目建设,今年年底前,力争再新增义务教育学位0.5万个。20202022年,三年将累计完成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位项目135个,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4.3万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不断着力加强义务教育资源建设,专项治理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建设,连续两年将新增义务教育学位项目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1.5万个,有效缓解了结构性学位缺口压力。实施中小学C级校舍提升改造工程,对2008年底前建成的中小学平房校舍和1976年底前建成的楼房校舍进行鉴定和提升改造,目前已提升改造14.4万平方米。实施中小学体育场馆提升工程,采取改扩建、利用学校地下室改建、租赁校外体育场馆、校际共享等方式,补齐中小学体育运动场馆缺口,目前已提升改造210.34万平方米。实施新增中小学教学仪器配置工程,按照教育部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和我市中小学音体美装备标准,新增配置中小学教学仪器,目前已配置211.63万台(套件)。

免试就近入学均衡资源配置

2014年初,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提出了各省市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2015年开始,我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合理划分,形成较为稳定、科学的学区片,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基本保持均衡,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是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综合改革政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依法保障适龄少年的受教育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0年,我市严格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将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一视同仁,互不享有招生特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落实《天津市统筹推进区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

强化师资建设促进教育均衡

迈向“优质均衡”,教师是关键。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力度,引导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引导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建立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长效机制,缩小校际间、城乡间师资水平差距,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我市还积极实施中小学杰出津门校长、班主任、教师培养支持计划,每年遴选10名杰出津门校长、20名杰出津门班主任、30名杰出津门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加强中小学骨干师资梯队建设。截至今年,全市已认定1235名市级学科骨干教师。

在强化师资力量、以实际效果彰显教育均衡与公平方面,天津市第九十中学最具代表性。2015年之前,天津地区初中招生以参考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那时的第九十中学是和平区的一所薄弱校,生源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不好。2015年初,为了加快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在实施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同时,市教委下大力度提升薄弱校水平。和平区教育局第一时间改造了第九十中学等薄弱校的校园环境,为每个教室配备纳米黑板、护眼灯,更换了新的课桌椅,还通过与学区内优质校与薄弱校长期互派教师交流等方法提升软实力。“即使这样,2015年天津实行小升初摇号的第一年,我们的招生依然很不理想,第一志愿报名九十中学的人只有个位数,很多摇号录取的学生和家长是哭着走进校园的。”第九十中学校长阙菁回忆说,“老师们心里都明白,推动教育均衡、公平发展,不仅意味着要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更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从2015年至今,第九十中学在建立教师成长计划同时,还积极开展精准化分层教学,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起学习成长台账:老师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的成长性进行分析,积极引导家长关注分数背后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培养状态,家与校、师与生不断形成“成长合力”,让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愉快地成长。

在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的过程中,像天津市第九十中学这样的案例在全市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工程,统筹中心城区与环中心城区、远城区结成区域发展共同体,推进远城区区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作用,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目前,已组建69个办学集团,覆盖274所成员学校,有效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和新建学校整体优质发展。

提升“体美劳”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市教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双增”,即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增加学生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方面课程的时间和机会,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8年起,市教委已对全市16个区共2万余名中小学生逐年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记者看到,2021年与2020年的对比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学生提质健康优良率较上一年上升了23.71个百分点,达到43.64%;合格率较上一年上升了5.58个百分点,达到94.56%。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单项测试的数据分析显示,全市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持续向好,肺活量水平、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全面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

为推动校园足球、校园排球、校园冰雪等体育运动发展,市教委全面加强和创新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通过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对加强和改进全市学校体育工作作出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2022年,我市通过实施新的《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科目实施方案》,通过增加体育分值权重,改进考试方法、考试内容和计分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同时,市教委要求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体育活动时间,“生生有爱好,人人都参与”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日趋浓厚。校园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田径、乒乓球、游泳等青少年赛事活动成绩显著,逐步形成学校体育运动“一校一品牌”特色。通过“体育家庭作业”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使体育健身运动从学校走进家庭,融入社区,走向社会,为健康中国贡献出天津教育人的力量。

十年来,我市中小学体育工作持续在“普及”和“特色”上下功夫、创成绩,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天津市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目前我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总数达到352所、试点区8个、“满天星”训练营4个、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172所。

2020年,天津市培杰中学、天津市第五中学等35所中小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021年,滨海新区大港第六中学、天津市第一中学等25所中小学校被市体育局与市教委联合认定为“排球之城”天津市排球传统特色学校。截至2022年,我市有22所学校已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其中蓟州区实验小学被教育部认定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在美育方面,我市自200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学校文艺展演”展示平台,坚持每年举办“校、区、市”三级学校文艺展演,至今已举办二十届并逐步形成文艺展演机制。开发网络空间,开展了网络“美育实践课堂”、“冯骥才小说改编影片展播活动”,丰富了美育实践课堂和素质拓展课外美育实践活动。统筹整合社会多方美育资源,建立学校美育实践基地。我市19家美育实践基地,联手组建“学校美育实践合作组织”,合作开设多形式线上“假日学校美育实践课堂”。组建了“天津市学生假日乐团”,学生假日乐团展示平台“海河音乐台”播放点击量已经超过95万。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劳动教育,构建起劳动教育课程育人体系,不仅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还面向全市组织遴选认定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截至目前,全市共1093所学校配备了劳动实践专用教室,1369所学校以教室和校园包干区域为主要实践场所。全市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均设立的校内劳动教育工坊,也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发展”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

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我市积极开展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和劳动周。2021年,市教委以劳动技能大赛为切入点,组织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参赛,网络直播点击率逾200万人次,全市参与劳动周活动学生人数超过105万人次,和平区、河西区、津南区入选教育部“劳动教育实验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劳动教育典型校”。

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其作为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师生的首要政治任务,做到学深悟透、学懂弄通、学好做实,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天津教育系统落地生根,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动天津教育事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融合起来,围绕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时代步伐,以推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为引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高地”,促进教育更加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1061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