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大学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创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为契机,聚力“六个过硬”,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到把方向过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大学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定贯彻落实方案,明确7个方面21项重点任务,形成了鼓足干劲、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6+1+1”思政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标杆课190门,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放松,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创演《共产党人在新疆》等红色剧目,建强校园思想文化阵地,推动实现“五个管好”。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建好用好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04篇咨政要报获省级以上领导批示。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管大局过硬。发挥大学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教师工作委员会、人才工作委员会,推进“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实施基层党委“七大行动”、党支部“五项计划”,5个基层党委、22个党支部获评全国、自治区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7个党支部获评自治区“五个好”党支部示范点。推进典型示范引领,开展“一学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10个案例入选高校党建优秀案例。抓实全面从严治党,实施师德师风铸魂工程,建立校内巡察和机关教辅单位作风建设考核评议长效机制,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
坚持民主集中和议事决策机制,做到作决策过硬。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书记、校长“日常事勤沟通、重大事先沟通、全局事深沟通”机制,谋大局、议大事能力不断增强。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针,融入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修订完善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和大学章程,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一把手”末位表态和回避等制度,成立校务委员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和法律事务科,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等重要作用,拓展师生参与学校治理渠道,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强化“关键少数”责任担当,做到抓班子过硬。发挥头雁效应,探索实施“五领”学习模式和“七学”举措,抓实领导班子学习常态化、责任具体化、作风务实化、带头示范化、团队协作化,履职尽责能力明显提升。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凡提四必”要求,强化基层锻炼,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抓实经常性谈心谈话,凝聚各方监督工作合力。践行“一线规则”,构建教育部党建工作联络员、学校党委班子成员、院党委班子成员分别联系校院系三级党组织体系,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学生等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关键少数”示范推动作风建设呈现“向上向善”新气象。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做到带队伍过硬。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强化优秀年轻干部源头性储备,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长效化。五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172期,提拔任用处级干部197名,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提振。聚焦学科发展打造人才高地,构建“谋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把关,通过“六个一批”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590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入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345人次,其中2名自主培养教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一融双高”,做到保落实过硬。全面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实施督查督办事项台账化、督查检查常态化、督促整改动态化、考核评价精准化“四化”举措,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8个增加至14个,环境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实施一流本科建设计划,入选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3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7项。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出台新疆高校首个技术入股办法,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42项,年度科研经费由1.1亿元增长至5.1亿元。实施推进服务新疆行动计划,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从0.5亿元增加至2亿元。着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