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现场
与教师反馈现场
对教师进行访谈
与学生现场交流
实地调研教学基地
“一校一议”会商教学良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全省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规范和指导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3月至5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开展2025年度高校春季学期思政课“大听课 大调研”活动。
此次听课调研工作依托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和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抽调122名课程专家,成立19个调研组,历时近两个月,分别对全省174所高校思政课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覆盖”质检和“全方位”诊断。工作重点聚焦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情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开设成效及存在问题,《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使用情况及意见建议,高校思政课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现状和需求,教学内容与新时代伟大成就、时政热点等结合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帮扶、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情况,进一步挖掘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真正做到以“大听课 大调研”工作为重要抓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调研组主要采取听、评、谈、议等方式,科学制定调研计划,明确成员分工,按照“四不两直”要求深入思政课堂,走到师生中间,充分了解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组织状况和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厘清各高校开好、讲好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认真分析总结优秀工作案例的基础上,形成内容翔实、针对性强的调研报告。推门“听”课,直击课堂一线。各调研组精心规划听课流程,采用随机抽取、随手推门听课形式,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围绕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课堂互动、教学实效等方面进行了记录和总结。现场“评”课,精准把脉问诊。各调研组针对教师授课情况现场给予反馈,坚持“一人一策”,并采取“随机访谈+电子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取一手资料,精准把脉各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特色亮点、典型经验、存在的痛点难点重点,以及“教参”的使用情况。随机访“谈”,深化双向交流。调研组围绕课程开设情况、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等多方面,与师生进行深入交流,并通过实地调研教学场地和查看教研室集体备课情况等,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建议,进一步推动调研工作走深走实。“一校一议”,会商教学良方。调研组坚持“一校一策”,会商调研情况,研判存在问题,就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工作建议,并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
自2022年3月,我省已连续7个学期开展全省高校思政课“大听课 大调研”工作。开展全省高校思政课“大听课 大调研”工作,已成为我省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常态化举措,既是对各高校思政课质量水平的“检验”,也为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帮扶指导的学习机会。全省高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思政处/供稿 编辑/张璟 初审/杨晓谜 终审/朱荣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