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领袖足迹担当强国使命”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开始

  日前,省委教育工委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担当强国使命”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于7—8月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担当强国使命”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主办,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社成员单位,部分全国、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组团,分别牵头组织省级示范实践队。《通知》发布了专题线路指南,全省各高校可参考但不限于专题线路指南,结合实际,紧扣主题主线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通知》要求,全省各高校要聚焦实践主题,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实践探索为主线,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考察调研足迹,深入教育综合改革前沿、科技创新核心区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重点场域,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广大青年深刻领悟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意义,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专题线路指南

  (一)实践地:京津冀地区

  各高校可组织实践队走访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沙河高教园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河北雄安新区等,重点围绕京津冀地区加强高等学校联盟建设、贯通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园区生态等课题,探索高质量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路径。

  由福建农林大学牵头,联合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组建省级示范实践队赴该地区开展实践。

  (二)实践地:上海

  各高校可组织实践队走访张江科学城、杨浦滨江新质秀岸、临港新片区国际人才服务港、松江大学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围绕面向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等课题,探索上海市以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为牵引,推进实施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的生动实践。

  由福建师范大学牵头,联合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等高校,组建省级示范实践队赴该地区开展实践。

  (三)实践地:浙江

  各高校可组织实践队走访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浙江大学、杭州城市大脑有限公司、杭州“六小龙”科技企业、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围绕以数字化改革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设创新联合体、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课题,探索浙江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由厦门大学牵头,联合厦门工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组建省级示范实践队赴该地区开展实践。

  (四)实践地:福建

  各高校可组织实践队走访福州大学城、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厦门大学、平潭综合实验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地,重点围绕高质量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产教融合的闽台范式,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等课题,探索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福建新路。

  由闽江学院牵头,联合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等高校,组建省级示范实践队赴该地区开展实践。

  (五)实践地:粤港澳大湾区

  各高校可组织实践队走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香港科学园、澳门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地,重点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优质科创资源交融集聚、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发展等课题,探索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实践。

  由华侨大学牵头,联合泉州师范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黎明职业大学等高校,组建省级示范实践队赴该地区开展实践。

  (六)实践地:安徽

  各高校可组织实践队走访合肥滨湖科学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地,重点围绕安徽省深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协同机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壮大科技企业队伍等课题,探索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的安徽实践。

  由福建理工大学牵头,联合福建医科大学、福建江夏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组建省级示范实践队赴该地区开展实践。

  (七)实践地:湖南

  各高校可组织实践队走访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重点围绕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等课题,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湖南实践。

  由闽南师范大学牵头,联合三明学院、厦门华厦学院等高校,组建省级示范实践队赴该地区开展实践。

  (八)实践地:陕西

  各高校可组织实践队走访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国际大学城等,重点围绕科教协同育人、产学研用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三项改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课题,探索陕西省以创新引领发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同频共振的新路径。

  由福州大学牵头,联合阳光学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组建省级示范实践队赴该地区开展实践。

  (九)实践地:贵州

  各高校可组织实践队走访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州科学城、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贵阳国家高新区、“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等地,重点聚焦贵州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下,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契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实施情况、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课题,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贵州实践。

  由集美大学牵头,联合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等高校,组建省级示范实践队赴该地区开展实践。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立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宣传、学工、团委、教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构成成员单位,明确具体实施单位,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积极配合。要注重教材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衔接,突出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前需结合思政课程专门安排一次专题辅导。要促进师生同行同研,加强思政课教师理论指导,吸纳专业课教师、思政课特聘教授、实践指导教师等教师群体参与实践,特别要发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引领带动作用,并将本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对指导实践的教师视情予以工作量认定。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将理论传授、价值引领和专业训练、能力塑造统一起来开展社会实践。要注重协同融合,加强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携手共研,开展多学科、跨专业联合实践,提高实践针对性和实效性。

  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遴选展示工作将于2025年9月中旬前完成,评选“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实践团队”“优秀实践个人”“优秀实践成果”等,并予以表彰激励。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829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