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教体局:探索“阳光分班”新路径 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济源示范区教体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师资力量配备,公开公平公正“阳光”分班,探索出了一条破解择班“难题”的新路子。
教育部办公厅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发挥“青年驿站”作用 为跨地区求职高校毕业生提供住宿优惠便利服务的通知
教就业厅函〔2025〕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团委:
省教育厅调研组赴南召县竹园沟村调研驻村帮扶工作
省教育厅调研组赴南召县竹园沟村调研驻村帮扶工作
4月22日,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国强一行赴南召县城郊乡竹园沟村调研驻村帮扶工作,并慰问驻村第一书记。
省教育厅举办厅机关离退休干部春季趣味运动会
省教育厅举办厅机关离退休干部春季趣味运动会
为丰富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老同志身体素质,促进交流互动,4月23日,省教育厅组织厅机关离退休干部开展“健康同行,乐享银龄”为主题的春季趣味运动会,40余名老同志踊跃参与,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运动的乐趣。本次运动会充分考虑老同志身体特点,设置了安全性高、趣味性强的比赛项目,包括“趣味保龄球”“投沙包”“夹乒乓球”“掷飞镖”“快乐套圈”等。活动现场,老同志们热情高涨,或稳扎稳打展现精湛技巧,或幽默互动引得笑声阵阵。年过八旬的扈政卿同志在投沙包项目中稳居榜首,赢得大家连连掌声。
洛阳师范学院:“五廉驱动”深化清廉学校建设
洛阳师范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机制固廉、学纪促廉、阵地育廉、作品倡廉、活动践廉”五个方面,将清廉学校建设融入教育教学日常,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教风学风持续向好,组织倡廉、党员护廉、干部守廉、教师尚廉、学生敬廉的清廉校园文化蔚然成风。
黄淮学院:知识图谱赋能数智化育人新实践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黄淮学院积极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探索构建“三维育人图谱体系”,通过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养图谱的深度融合,实现课程重构、模型牵引、数智驱动,推动人才培养范式革新,形成“产教研赛”联动的实践育人路径,取得初步成效。
河南开放大学:以“四个共同体”筑就全民阅读新高地
河南开放大学自成立以来,秉承“让学习伴随一生”的育人理念,聚焦“世界读书日”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依托学校的育人资源,着力构建“悦读共同体”,将阅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打造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育人生态。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打造“数商兴农”职教新典范
近年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河南省情,创新构建“三堂耦合、课岗证赛融通”靶向育人模式,将职业教育与农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学校通过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大赛并斩获10余项奖项。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三维驱动”生态圈 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将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推进,通过构建“三维驱动”就业生态圈,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学校202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开封大学:构建“四位一体”立体宣讲格局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近年来,开封大学积极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将校园文化建设视为提升教育质量与促进地区发展的核心要素,集中省市校优势资源,组建开封大学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构建“讲”“宣”“研”“传”四位一体立体宣讲格局,取得扎实成效。
全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举办
基本功展示开幕式现场
为持续改进高等师范美育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专业基础,提高育人质量,推动我省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4月18日至21日,河南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在河南大学举行。省教育厅总督学杨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微专业领航智能时空 产学研贯通信息工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立足行业需求现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水利特色和工科优势为依托,以“华水星座”、校外实践基地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支撑,开设“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努力促进大学生多元化发展,提高大学生竞争力。
周口师范学院:坚持科研强基 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注入活水
近年来,周口师范学院面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和学科群建设,搭建研究平台,凝练研究特色和重点方向,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积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注入源头活水。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培养智能时代新兴人才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等战略要求,快速响应布局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以提升师生AI素养为核心目标,构建“教师能力进阶—学生技能强化—校企协同创新”三位一体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