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大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办好“大思政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培根铸魂育新人
1.固本强基,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
把准“方向盘”,坚持党的领导。学校成立党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筑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常态化、长效型工作格局。
筑牢“压舱石”,强化思想引领。学校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引领示范作用,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组织8万师生同上“四史”大课和“开学第一课”,构建引领示范学、专家辅导学、理论宣讲学、课堂融入学、现场体验学、创新形式学“六学并举”的学习教育体系,筑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
用好“指挥棒”,做好顶层设计。制定《郑州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郑州大学“十大育人工程”实施方案》等指导文件,不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2.打造“金课”,筑牢思政大课主阵地
守好“主阵地”,建强重点马院。学校不断加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制定《郑州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细则》,设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加强理论研究宣传,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推动“新实践”,探索改革创新。建立思政课校、院两级听看课制度,实施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思政课教师一对一帮扶制度,形成思政课教师校内校外、线上线下集体备课的共同研讨机制,连续10年坚持举办全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确保教学统一性、规范性。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开展混合式、互动式和启发式思政课教学,以教学研究项目和名师培育项目为抓手,带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深度融入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启发式讲授加线下互动式研讨的混合式教学,积极开展“多堂联动”线下实践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良性互动,形成“书法展示”“红歌联动”和“校园一分钟”等系列教学实践成果。
点燃“助推器”,强化课程育人。探索课堂教学、专家讲座、文化滋养、实践养成良性互动教学模式,形成以核心课为引领、必修课为主干、选修课为拓展的课程群,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制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打造校院“两级三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体系,培育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项目、优化教师培训体系、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
3.擦亮品牌,开创协同育人新局面
推进“项目化”,打造育人品牌。实施学生工作项目化管理,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一院系一品牌”“一年级一特色”“一班级一亮点”三级矩阵。强化思想引领工程,开展新生“四爱”教育、分学期的八大主题教育、毕业生的“三个一”主题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训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校“三大人才”培养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坚持系统开展校、院两级社会实践活动,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
提升“软实力”,深耕文化育人。积极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校园文化、校友文化“五维一体”文化育人模式。以传统节日为重点,举办“四季赋”编钟古乐音乐会、钟声联欢会、新年音乐会、经典诵读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皮影艺术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工作被认定为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嵩阳书院游学会讲活动入选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突出学校根植中原、融汇交融的文化特色,推动构建“秉持求是、责任担当、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体系,培养“自信、开放、尊重、坚韧”的文化品格。持续建设校园文化精品育人项目,举行升国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开学第一课”等。践行弘扬穆青精神,以“勿忘人民”之格,塑郑大人之品。推广荷球特色体育运动,形成“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郑大荷球精神。
建强“融媒体”,强化网络育人。推进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开设10个官方新媒体平台。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清朗校园网络空间。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网络文化建设精品项目培育等活动。
4.建强队伍,锻造实干争先思政“铁军”
当好“引路人”,培育思政名师。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利用校内社科人才优势配齐建强专任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配备专任思政课教师142人,配备兼任思政课教师177人。举行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社会实践研习、教师磨课活动等,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育强“主力军”,建好学工队伍。学校着力构建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甘于服务奉献的学生工作队伍。建强辅导员队伍,选聘党政干部、专业老师、优秀校友担任班主任,建好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融合育人力量,落实全员育人责任。现有专、兼职辅导员435人,为本科生班级配备班主任1380名。
二、踔厉奋发新时代
1.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
坚持“一体化领导”。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思政工作体制,成立学校层面的学生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党委教师工作部职能机制。
坚持“专业化运行”。推进党务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建设,推进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建设。
坚持“协同化育人”。统筹推进“十大育人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积极推进“学生中心”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不断加强以育人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
2.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建设“大课堂”。建强思政课课程群、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落实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
搭建“大平台”。对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云上大思政课”平台,用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平台。
建好“大师资”。配齐建强专兼思政课师资队伍,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建设辅导员工作室、网络名师工作室,建立思政课骨干教师挂职锻炼制度,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郑州大学 供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