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日前,省教育厅组织遴选了第六批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共17个。“福建教育微言”现进行系列宣传,供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积极总结提升,不断完善政策举措,持续巩固深化“双减”工作成果。

  龙岩市实验学校开展“学科学、亲体验、增智慧”课后服务

  学校将科学融入课后服务,通过减(减作业负担)与增(增科学实践活动)的有机转换,让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一是项目活动拓能力 

  新媒体矩阵

  以课堂知识为基点,通过科学小实验,将科学知识探索延伸到课后服务,科学小制作将知识技能生活化,通过设计制作模型或实物作品等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长智慧。

  二是知识分层提质量 

  新媒体矩阵

  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特征,开发由简入深的“主题科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体系。包括一年级调色大师、气动缆车、胡克滚轮等活动启蒙,二年级全息投影、磁力传递、张拉结构、潜望镜等活动激趣,三年级风向标、齿轮传动、风力发电等活动乐享,四年级淀粉鉴定、水火箭、空气悬浮球、石墨导电等活动实践,孩子们积极动手参与,在“玩”中“学”。

  三是社团活动筑梦想 

  学校成立人工智能社团,组织学生开展机器人、科创发明、科技制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用科学的眼光探索知识,用科创活动浸润品格,在孩子的心中孕育梦想的种子。

  四是多元评价增热情 

  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发现科学知识的热情,让科学活动“有据可依”,制定多维度的活动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标准,对优秀作品给予学校平台展示和适当奖励,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品质。

  漳州芝山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小机器人育大智慧

  学校基于“科技荣校”的办学理念,将机器人带入校园,参与学生课后服务,通过构建与编程等实践,彰显“双减”育人智慧。

  一是识变从宜,引领智慧环境改造 

  新媒体矩阵

  学校着力打造以机器人为主的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在漳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投入资金3万余元,改建规范科技教室,配置专业装配、编程设施设备,成为课后服务机器人课程的活动场所。以智慧环境改造为引领,投资约120万元,用以课后服务硬件环境提升和机器人德育环境布陈,提升科技育人、智慧育才环境。

  二是内提外引,凝聚教育资源合力 

  新媒体矩阵

  校内组建教师机器人工作室,定期安排机器人教师“走出去”,参加相关培训,通过机器人校本课程教研,提高课后服务课程的良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广泛引入社会资源,将相关专家、人才“请进来”,参与机器人社团和课后服务课程的授课与指导。利用地缘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与周边科技公司集团合作,引入相关硬件、技术支持。

  三是学以致用,激发创新实践热情 

  新媒体矩阵

  在课后服务中,开展机器人拓展研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生活体验,设计新颖性、实用性兼有的机器人,目前有智能水龙头、智能书架、智能停车场、智能轮椅等创意成果;常态化开展科技节、科技实践作业布置,搭建线上、线下两级展示平台,树立创新榜样,增强学生的实践热情。

  宁化县连冈小学打造“书香+”课后服务课程

  学校探索在课后服务中融合书香教育,打造“书香+”课后服务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一是“书香+创作”促表达 

  新媒体矩阵

  通过开设竹雨文学创作班、听写大赛班、四君子颂诵读演讲班、阅读考级班等课后服务阅读专班,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言语实践机会,满足孩子个性化表达需求,提高学生“读写诵”表达能力。

  二是“书香+劳技”育心性 

  新媒体矩阵

  促进阅读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开设玉扣纸制作和创作、木活字印刷、茶艺等课后服务劳动课程,通过玉扣纸诗书画创作、木活字诗文雕刻和印刷、茶艺讲解表演等形式,将学生的阅读积累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展示和提升,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心性。

  三是“书香+艺体”美心灵 

  在课后服务中积极推进艺体类课程与阅读的跨学科整合,开设诗词韵律操、书法、国画等课程,把古诗词融入健美操,在纸扇、油纸伞等物品上写诗作画,加强学生的阅读活动与体育、美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美好心灵的形成。

  四是“书香+展示”亮风采 

  新媒体矩阵

  加强课后服务成果展示,开展艺术节、体育节、诗词大会、听写大赛、现场书写大赛、“快乐读书吧”等活动,通过戏剧、诵读、写作、制作等形式展示学生参与课后服务阅读活动的成果,激发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

  福州市鼓楼区把好第三方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三关” 

  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鼓楼区建立引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机制,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学的有益补充,开展多彩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一是严格机构筛选,把好入门关 

  坚持普惠公益原则,鼓励具备资质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区教育局成立课后服务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遴选小组,立足学校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综合考评机构相应资质、师资、课程特色等各方面情况,严格筛选确定最优质的第三方机构进校园开展服务。

  二是优化课程服务,把好质量关 

  新媒体矩阵

  各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立足学校体育艺术等办学特色,挖掘第三方机构的优势教育资源,丰富服务内容。积极整合校外资源,与省体职院、鼓楼区少体校、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科艺宫等对接,促进课后体育艺术类社团活动规范化、专业化,提高学校课后服务课程质量。

  三是实施动态管理,把好考核关 

  课后服务课程管理采用“双师制”,由专业教练或第三方机构专职固定教师负责授课指导,每学期初提交课程计划。学校教师负责考勤管理、安全保障,学校行政进行巡查,同时探索第三方机构评价方案,以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引进和退出机制。

  永春县推行“近邻学堂”办好家门口的课后服务 

  为有效解决学生周末及假期无人看护的问题,永春县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倾心打造“近邻学堂”,办好家门口的课后服务。目前,全县共开展“近邻学堂”辅学活动1500多场,约有6.2万人次参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后服务体系,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是配齐硬件

  新媒体矩阵

  结合县城社区实际,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物业用房或闲置公房,多方筹措资金,添置书籍、课桌椅、电脑、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以及空调、饮水机等日常用品,完善配套设施,全县建成45个“近邻学堂”。

  二是优化软件 

  新媒体矩阵

  采取教师自荐和学校推荐的形式,选派587名“近邻学堂”导师,在周末和假期进驻“近邻学堂”,开设作业辅导、人文乡情、国学经典、手工制作、厨艺、书法、绘画、音乐等课程,免费开展近邻辅学课后服务。

  三是完善配件

  新媒体矩阵 

  出台“近邻学堂”学员积分管理办法和导师积分管理办法,根据年度积分排名情况评选“近邻好学生”和“最美近邻导师”,并将教师参与“近邻学堂”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鼓励学生和老师参与“近邻学堂”辅学活动。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2168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