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毕业季,讲述你的毕业故事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

  2017届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华的毕业故事

  6年前的今天,张华硕士毕业,踏上了开往祖国大西北的列车,只身一人来到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成为第五分公司的一名基层员工。

  六年来,他扎根河西走廊戈壁深处的中国核城,从一名基层钳工技术员做起,逐步成长为关键工艺的技术负责人、车间副主任,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断超越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一项项突破,在实现人生抱负的同时,也为祖国核工业的强大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新媒体矩阵

张华(左一)研究生毕业时华园合影

  大西北风沙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艰苦的环境,张华毫无怨尤。

  为了心中的“核梦想”,他从一名钳工做起,对大型的核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工作之余鲜少外出,总是坚持学习,和检修师傅们探讨各类技术难点,几个月内迅速熟悉了工作业务。“作为一名核工业人,要始终以最严谨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工作!”张华说。

  由于出色的业绩和极为认真的工作态度,张华很快被公司看中,参与某国家重大专项工程的建设工作。这让他倍感自豪,同时深感责任在肩。为了做好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大量的核专业知识以及跨专业领域的相关技术,成为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项目建设初期需要编制大量的技术文件,为了保证高质量完成节点目标任务,张华花了大量业余时间查阅文献,及时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慢慢地从跟跑变成了领跑,编写技术文件变得精准高效。他说:“干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清思路,搞清流程,只有‘底数’明了,心里才能踏实。”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张华负责的某特种材料工艺试验效果一直不理想,他和身边的同事加班加点调试新采购设备,积极开展模拟材料试验。由疏到熟、由熟到精,经过几十轮的优化改进,终于解决了工艺瓶颈。最终,工艺效果超过预期,工艺时长节省了一半,效率提升一倍,大大降低了放射性废物产生量和操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直接效益每年七百万元。

  工作以来,面对戈壁滩上异常艰苦的工作条件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张华严守保密、安全和质量底线,积极传承中核“工匠精神”。张华的师傅刘金生是一位国家级技能大师,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他培养了扎实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张同星班”是中核集团的模范班组,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部件,也是全国劳模张同星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张华曾担任“张同星班”班长,在“同星”精神的指引下,延续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师带徒”的传统,先后带徒弟5人,培养出“同星英才”等优秀员工。张华说:“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新媒体矩阵

  工作六年来,张华先后获得两次“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矿区青年岗位能手”“甘肃矿区技术标兵”称号,获得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2项,发表多篇科技论文、国防专利及发明专利,完成技术革新10余项。

  为祖国核工业贡献力量的火焰,在张华心中越燃越旺。他表示:“作为一名中核工匠,我要学习老一代核工业人以身许国的崇高品质,刻苦钻研,艰苦奋斗,不负强核报国使命!”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2292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