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科技“无人区” 厚植黑土育桃李 ——记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大学仿生科学与农业工程教师团队

  作为黄大年生前学习生活奋斗过的地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早已在吉林大学落地生根,传承发扬黄大年精神接续奋斗是每个吉大人的初心和使命,日前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吉林大学“仿生科学与农业工程教师团队”便是其中的楷模典范。
  这是一支由32名主要成员组成的科研团队,成立几十年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两代院士的引领下,团队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逐步形成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卓越、追寻自然”的团队文化,构建了“仿生与农机交叉融合、课程思政与三全育人齐头并进、名师与团队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模式。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多年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重要领域“卡脖子”难题,敢为人先勇闯科技“无人区”,始终是团队矢志不渝的追求。
  面对仿生学研究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的重大挑战,团队在国际上首创提出了半步行轮理论、地面机械仿生脱附减阻理论和耦合仿生理论,填补了国际仿生领域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作为重要力量深度参与了“嫦娥探月”和“天问探火”等国家深空探测重大工程,解决了星壤参数缺失、样品不足、地貌不清等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星壤研发的空白;聚焦世界机器人前沿领域,原创性提出了仿生拉压体机器人理论与技术,解决了人形机器人运动能耗高、人机接触安全性差的国际难题;研发了适用于仿生增材制造的系列材料、技术与装备……
  由于科研成就斐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科技部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6项,吉林省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累累硕果中饱含着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自团队成立以来,两代院士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始终感染激励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大家互相帮助,相互配合,不断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团队负责人韩志武教授看来,成绩的取得是学科带头人、两代院士的引领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树高千丈,系于根深。多年来,团队依托吉林大学仿生学科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平台优势,校地共建了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威海技术转移中心,形成了“产-学-研-检-用”互为增量的研究体系,构建了从高校设计开发到企业转化应用的闭环创新生态系统,培养了100余名博士生、300余名硕士生,为我国农机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领域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目前,团队已获批共建“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英、美、德等15个国家,牵头创建了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创办的国际学术刊物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种国际刊物,连续11年被遴选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团队成员分别在我国和国际仿生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和主席;创建国际仿生网络科技平台和仿生智库,联合发布衡量国际仿生学发展水平的达芬奇指数,一系列首创性举措对国际仿生学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黄大年老师的同事,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对团队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挑战。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我们会在黄大年精神的引领下,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出更大的贡献。”韩志武说。
 

分享到:

X
分享到 – 微信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2501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