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念好“四字诀” 全面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近年来,临湘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始终紧扣“促进教育公平”这一主题,在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征途中,着力念好“四字诀”,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齐头并进,努力践行“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在资助上强化“准”追求,确保一个不漏。坚决守好“精准”底线,确保资助对象一个不漏。一是清“底子”采用“系统核查+部门联动”的方式,每年对全学段困难学生进行多次摸底、比对、核实,年均发出公函500余人次,全力确保全学段困难学生资助底子清、数据准。二是定“调子”。聚焦各学段资助金发放标准,实行“三档次三指标”,“三档次”指一般困难、困难、特困三个资助档次;“三指标”指偏远、城郊、乡镇学校三类分配指标,并对偏远困难学校适当倾斜。三是发“款子”。按照“应发尽发”“早发快发”的理念,财政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优先足额保障、拨付资助资金,202226367人次、1868万元资助金全部在公开透明、合法合规中按时发放,未发生一例漏发错发现象。

在宣传上突出“实”效果,确保一招不虚。坚持从思想深处推进资助育人,让政策宣传提标扩面、全面覆盖、深入人心。一是牵“小手”。抓住“课堂主体和课堂教学”两大关键,对不同阶段学生,有针对性的遴选诚信、励志、感恩等教育宣传内容,强化学生履约意识,及时解除后顾之忧,努力营造温馨的资助育人环境。二是用“大手”。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全面解读资助政策,展示资助成效,讲好资助故事,提升资助工作的传播力和引导力。用足用好家校平台,通过主题家长会、“千名教师访万家”等方式,讲透资助政策,讲清资助流程,解答资助困惑,传递国家资助温暖,着力打通联系困难家庭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抓“助手”。发挥制度“助手”作用,纠正与国家资助政策规定不一致的管理制度,新修定规章制度13项,学校资助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系统化,真正做到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在助贷上保持“全”覆盖,确保一篙不松。坚持应贷尽贷”“需贷助贷”的理念,着力解决困难大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三不愁”问题。一是服务上精心。将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融入政务服务项目,做到“窗口并联、一站办结”,每年招聘暑期服务志愿者10余人次,为困难大学生提供贴心服务,指导填写资料,让他们不跑冤枉路、不花一分钱,高效便捷办好每一笔贷款。二是助贷上精细。按照“优先保障特殊群体、据实助贷贫困学生”的原则,不设贷款总人数和总规模上限,将“五类”人员全部纳入预申请范围,做到精准识别、应贷尽贷;因地制宜扩大助贷申请发放范围,将处于贫困临界边缘的家庭困难学生纳入放贷范围,做到因人施策、需贷助贷。每年开展催贷工作时,教体部门积极联合属地政府,发动干群,入村入户,动员还贷。三是录入上精准。狠抓“助贷政策提前介入、申请流程提前部署、放贷对象提前识别、申请资料提前复核、系统信息提前录入”“五个提前”,实现了受助学生预申请、信息准确、“应贷尽贷”三个100%”2022年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775人,金额达820.57万元,创历史新高。

在衔接上彰显“稳”态度,确保一步不慢。用足用好过渡期各项政策,全力打好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攻坚战”。一是帮扶力量“聚合力”按照“月调度、季汇总、半年通报”要求,凝聚全局干部合力,常态化走访慰问脱贫户、监测户,切实做到“面对面”接触、“心连心”交流、“点对点”帮扶。近三年,共下拨乡村振兴经费20多万元。二是帮扶行动“添动力”。用好市职业中专培训优势,深化做好乡土人才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文章,每年培育各类特色人才1500余人次。目前,已有22人成为种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余个,创总产值近千万。三是帮扶资源“集火力”。以“一日捐”、教育基金分会、助教支教项目认领、三年集中攻坚等兴教行动为抓手,着力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打好民生保障仗,全面提质提标校容校貌,真心真情帮扶困难师生,近三年共投入资金4.5亿元,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公租房1500多套,完成攻坚项目70个;对585名困难师生,发放资助金600多万元,教育共投、共推、共促的氛围愈加浓厚,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日益实现。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2598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