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战略任务和实践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体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探索构建“学、练、赛、评”一体的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路径,让学生在每天体育运动2小时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全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升,体质健康优良率从2021年的42.03%提升到2023年的52.83%;学生近视率从2021年的53.6%下降到2023年的50.7%,连续两年实现下降不低于0.5个百分点的目标。
夯实阵地,“每天一节体育课”高效推进。长沙市按照“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的思路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着力开足开好每天一节体育课。一是试点先行。2024年秋季,在雨花区、芙蓉区全域以及其他区县部分学校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试点,全市共221所学校开展。2025年春季,将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并探索实施“15分钟课间”。二是分类实施。允许学校根据区情、校情不同,差异化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可以在没有常规体育课当天,开设校本体育课或在课后服务中开设体育课,也可以在每天下午增加一次体育大课间等。比如,雨花区泰禹小学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全校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进行40分钟的韵律操和创意跑操训练。三是强化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招聘、培训中适当向体育老师倾斜;鼓励退役运动员加入体育教师团队;允许符合条件的体育俱乐部承担学校的部分体育教学、文体活动、课余训练等工作。聚焦体育核心素养,加强课程设计。比如,芙蓉区大同瑞致小学根据年级不同设置体育游戏20款,每周轮换,每月更新。
丰富活动,课后实践人人参与。推进“全员文体”落实落细,促进课外体育运动与课堂教学互动互补。一是户外大课间走深。坚持10余年,实施常态化“跑操+自编操+特色展示”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市、区、校三级“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择优在湖南教育电视台展播。学校通过编制以新时代主旋律歌曲为背景的自编操,开展以游戏、体能训练等主要形式的特色展示活动,在激发师生参与热情的同时,保障体育大课间的运动时长和运动强度。二是室内大课间走实。鼓励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课桌椅和现有的学习器编排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通过“小场地”开展“大课间”,室内体育大课间包含基本队列、跑操、趣味体能操、姿态操和整理活动等多种形式,确保学生在不适合户外活动的天气进行体育锻炼。比如雨花区砂子塘魅力小学,利用教室空间和课桌椅编排特色舞蹈课间操,确保人人参与,让学生在舞蹈中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三是团体活动走新。开展情境式主题教育体育教学实践,举办“校长喊你来运动”“‘校长喊你点亮长沙’线下聚跑”等活动,带动全市1514所学校积极参与活动,31.2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线上体能云赛,累计跑步337.3万公里。
健全机制,体育联赛多元多级。积极打造“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月月有比赛”校园体育文化,每年开展建制年级大课间体育、排球比赛、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等20多项赛事,参与人数近百万。一是健全面向全体的常赛机制。体育比赛内容对应课堂所学技能,在“学”和“练”基础上,学校通过设计比赛活动强化学生运动技能提升。2024年10月,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班级“三大球”联赛,从赛制上保障每班一半以上学生上场比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二是健全突出个性的竞赛机制。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联合开展长沙市青少年U系列体育竞赛,涉及47个项目、181个子系列。经过多年的发展,U系列竞赛已成为长沙校园体育中最权威的赛事,成为广大学子展示的平台、高水平运动队生长的沃土。2024年,以雅礼中学、明德中学、麓山国际学校、地质中学运动队为代表的学生运动队,在全国足球、篮球、田径、羽毛球、跆拳道、武术、健美操等项目上获得冠军95个,其中团体项目冠军27个。三是健全随时参与的线上机制。充分发挥长沙市智慧体育云平台、长沙市中小学人人通云平台作用,连续6届举办“绳彩飞扬”AI体能云赛系列活动,开展跨区域、跨学校的体育云赛,带动长沙学生参与运动2.3亿余人次。
深化改革,体教融合提质增效。坚持跳出体育看体育、立足长远办教育,从评价入手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综合改革。一是体质健康监测全员覆盖。按照“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理念,每年实施全样本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抽测,注重以学生体质健康增值情况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同时通过“体教融合”“医教融合”等举措,开展“百日行动”,逐步消除“小胖墩”“小驼背”“小眼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二是体育活动参与全程追踪。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体育课程考核突出过程管理,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三是校内校外全方位参与。科学布置体育作业,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倡导春秋季开学后进行体育作业检测。鼓励学校体育场馆假期免费开放。2024年暑期,743所公办学校开放体育场馆,超过20万学生受益,在培养青少年运动技能的同时,有效缓解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