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造既有抬头率更有点头率的网络思政课

  日前,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编制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从谋划转向落实。

  教育部新媒体矩阵“走进改革现场——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进行时”栏目,聚焦各地各校以试点小切口带动全局性改革,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的创新实践。

  今天,一起来看广东打造既有抬头率更有点头率的网络思政课的改革探索——

  “00大学生在家族群斗图时,华南师范大学学子亮出的紫小荆等表情包,经常引来点赞。该校推出的紫小荆”“华小狮”“研小鱼等一系列动漫形象以及配套微信表情包充满青春活力,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学生中走红

  在广东,很多高校注重运用青年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用好微视频、表情包、主题漫画、吉祥物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将传统枯燥乏味的大道理式说教,变成现代潮流易被接受的微产品,用时尚的方式推广主流价值。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广东准确把握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行为特点,强化资源运营、空间建设和师资培养,顺着这条网线深入学生一线,不断提高网络育人能力。

  多元合力 

  打造网络思政梦之队”

  傅朗,这位做了10年南太平洋岛国送医上岛,送戏下海外交工作,亲历汤加、所罗门和利比亚撤侨的外交官,走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站上外交官讲思政讲台。线上线下听讲师生的心情,也随着他激动人心的故事,跌宕起伏。

  近年来,广外发挥外语传统特色优势,创新大思政课国际课堂,定期邀请资深外交官开展专题讲座。在广东省教育厅统筹下,类似的思政教育破壁实验正在省内多所高校开展。

  “‘云端思政课既要有抬头率,更要有点头率。而这需要高标准、严要求、成体系地选培网络思政人才。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高校各展所长,着力构建金字塔型的网络思政人才梯队。顶端是像傅朗这样的特聘导师,中间则是高校培育的网络思政名师,基底则是投身课程思政的多学科教师。

  为打造好这支网络思政梦之队,广东省教育厅不仅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将课程传播力、学生参与度、社会影响力纳入考核指标,还注重做好头雁引领

  键盘在深夜发出细密的敲击声,华南农业大学辅导员陈巍仍在回复学生的信息。这个被华南农大学生称作“C的人,用百万字网络留言构筑了一个树洞”——学生通过和他深度沟通,重拾考研勇气、与过往和解……

  华南农大聚力网络思政,实施网络育人提升工程,让陈巍等网红辅导员的光温暖更多学生。陈巍带着20多名师生,组建青藤工作室,在现实和网络世界中为更多学生排忧解难。华南农大构建三级贯通的网络育人工作室体系,校级示范重点工作室引领方向,院级工作室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网络活动,学生组织型网络文化工作室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广东打造既有抬头率更有点头率的网络思政课

华南农业大学耕耘心灵·绿意成长活动现场,智能交互屏中的AI心理助手正通过语义分析,精准识别学生思想动态。学校供图

  像青藤工作室这样的创意节点,在广东省教育厅构建的网络育人神经元网络里,已有62个。为将每个工作室都打造成价值观传播的发射塔,广东省教育厅多措并举,每年为工作室创作投入专项孵化资金,鼓励师生共同寻找好创意。在这种机制助推下,华南师范大学木棉花等工作室积极探索短视频、漫画、网文等多种传播形式,好作品频出。

  数字赋能

  网络思政走更走心

  在广外学生事务中心,数字大屏上的数据不停闪动。广外学生管理服务数据驾驶舱集纳32项成长指标,已为学校数万名学子编织出立体化的数字画像,让网络思政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过去靠经验摸索,现在用数据导航。广外学工部部长国佳点开界面介绍,系统在社会实践模块实时对接“i志愿平台,创新创业板块直链挑战杯数据库,还会向学生推送匹配的竞赛项目。精准思政真正触到了学生成长需求。数据显示,系统上线3年来,广外学生年均志愿服务时长增长23%,总时长达250万小时,获得省部级科创奖500余项。

  青年在哪里,网络思政阵地就应该推进到哪里。我省引导高校将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把大课堂融入小屏幕,将流量转化为正能量,这样网络思政才能走更走心。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率先成立省级高校新媒体联盟,定期发布省级高校新媒体排行榜。这激发了省内高校建设新媒体矩阵的热情,高校纷纷创新内容与形式,努力提升自身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

广东打造既有抬头率更有点头率的网络思政课

华南师范大学开展演播活动,邀请青年师生畅谈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故事。学校供图

  同时,广东全力推动打造两规多平台的高校思政融媒体传播矩阵,强化网络育人资源供给,让网络思政由指尖进入万千学生的心间

  如何让“00医学生爱上学校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广东医科大学用微平台、微党课、微视频、微网文、微话语,构建五微一体网络育人模式。广东医科大学等高校在学校易班平台里,努力提供学生们愿看、爱赞的内容,这让更多学生爱来、爱刷易班。自2016年以来,广东高校易班发展中心先后推进省内143所高校、近400万师生进驻全国官网。

  紧跟时代

  网络文化作品凝聚青春力量

  当广东工业大学男篮在亚洲大学生三对三篮球锦标赛中过关斩将,最终问鼎时,学校内正上演另一场争分夺秒的战役——策划推进夺冠之路专题网络报道。

  广工紧跟流量热点,不断丰富网络原创文化作品的精神内涵,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广工用工业美学+青年语态组合拳,把硬核工业风玩成破圈密码,广工十二时辰”“广工的二十四节气等网络原创文化作品,逐渐被打造成品牌。

  广东多所高校紧贴当代大学生需求,将思政芯片、技术算法、活动载体等有机融合,着力打造内涵丰富、吸引力强、参与度高的网络文化活动品牌。

  云端红船上,约一万人次学生在闯关打卡中,完成入党启蒙教育。这背后是广东海洋大学创建党建学习课群,并利用易班优课平台的课群话题、课群课程在线作业等功能,设计了两个月的闯关打卡学习模式。

  当红色基因遇见数字基因,育人空间就突破了物理边界的限制。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扩展网络育人空间,广东积极探索互联网+红色资源育人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016年开始,广东坚持每年举办广东高校网络媒体展示节,吸引师生踊跃参与,常态化开展高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评选。据统计,广东省高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累计孵化2.3万多件优质作品。这些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作品,在广大青年心中持续迸发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500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