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对面举办的北京高招咨询会陆续举行,今年北京农学院有哪些招生政策变化?多老师学习资源网团队整理了2025北京农学院招生政策,详情如下:
相关汇总:全国重点高校2025年招生政策汇总
北京农学院2025授予农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免收学费
北京农学院前身为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形成了“都市型现代农林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北京市属高校“2011计划”,是一所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的高等农林学府。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首都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一、招生政策
1、招生人数
2024年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计划总数1795人,在京计划1287人,占比72%,其中,艺术类招生50人,双培计划招生45人,普通本科批招生1192人。
2025年招生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发布为准。
2、招生专业
本科招生专业(方向)35个,环境设计专业在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录取,与中国农大联合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加工工艺)专业和与北林大联合培养的风景园林、林学(城市林业)专业在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录取。
具体专业及选考科目要求如下:
特别注意: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其他普通专业不在同一个专业组。不允许转入普通专业。
2、录取原则
(1)学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阳光招生政策”,普通专业“分数优先”,专业间无级差。
(2)普通类专业总分相同,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排名进行录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总分相同,依次按照英语、语文、数学分数从高到低排名进行录取。
(3)投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实际操作在京提档比例在102%以内。考生被学校提档后,如果服从专业组内调剂、符合体检要求,不会退档。
(4)语种限制: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类招生专业高考公共外语科目须为英语,非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不限考生外语语种。学校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课程。
(5)加分政策:投档时,承认加分,进专业也承认,一加到底。多项加分,取最高一项计入。
(6)艺术类录取原则
●北京艺术类专业在提前批艺术类B段美术类平行志愿报考。
●艺术类专业要求考生美术成绩不低于生源地本科合格线,文化课成绩不低于生源地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线。
●按照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综合分计算方法为:美术统考成绩 /300*750*50%+高考文化课成*50%(含政策性加分)
●如果考生总分相同,按专业课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如果总分和专业课分数都相同,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排名进行录取。
二、往年京内录取情况
三、重点问题解答
1、转专业
新生入学一学期后,在第二学期开学初可申请转专业。具体要求以学校相关转专业文件为准。
转专业前提要求:
(1)无学籍异动学生申请转专业,大一第1学期所学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须达到2.0(含)以上。
(2)已修完大一第1学期课程,因学籍异动留降级到大一的学生,申请转专业时大一第1学期所学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须达到2.5(含)以上。
(3)申请转专业学生提出申请时,大一第1学期所学必修课须无不及格课程。
2、体检要求
考生的体检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学校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生物育种技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林、风景园林、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酿酒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学校环境设计专业不招收色盲考生。
3、各专业学费标准
(1)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农学、生物育种技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林、林学等授予农学学士学位的普通类专业免收学费。
(2)授予工学、理学学士学位的普通类专业学费4600元/年·人。
(3)授予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学士学位的普通类专业学费为4200元/年·人。
(4)艺术类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学费8000元/年·人。
(5)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国内学费36000元/年·人,最后一年在英国、澳大利亚的学费与住宿费分别按照英国、澳大利亚当年标准交纳。
(6)住宿费:650-1200元/年·人,具体标准以当年实际入学分配宿舍为准。
4、专业不收学费对就业有没有限制?
学校所有授予农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免收学费,这是北京市对农科专业的支持,无任何附加条件对就业没有任何限制。
5、资助学金政策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学生奖学金等奖学金类型,每人每年1000-10000元不等。
此外特困生可获得北京市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3000-4700元。并设有临时性困难补贴、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