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京市教育局党组(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市委第八轮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4年8月1日至9月30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对市教育局党组(市委教育工委)进行了巡察,11月6日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领导班子履行巡察主体责任情况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领导班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吴秀亮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统筹部署整改工作,并牵头领办重点难点整改措施,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协同推动整改任务落细落实。

市教育局党组研究制定“1+2”巡察整改方案,针对反馈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提出多项整改措施;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联系实际查摆问题,明确责任;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部署要求,对准症结靶向施策,切实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经过集中整改,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

二、巡察整改任务落实情况

(一)关于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

1. 系统谋划教育高质量发展。研制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行动计划,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布局调整,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督促相关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保障资源设施供给。

2. 充分发挥思政引领力作用。开展各类思政学科专项教研活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2025学年招聘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计划达132个。加强思政课教师教育培训。发挥专家指导委员会作用,指导开展南京“思政好声音”活动。深入总结,在省教育厅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南京作为唯一设区市代表介绍工作经验。

3. 教育赋能支撑经济发展。健全常态化沟通服务机制,搭建在宁高校会商平台。与科技部门共同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赋能经济发展。支持市属高校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 整合利用资产资金。有效整合利用资产资金,提升使用绩效。采取多项措施,切实解决校舍空置问题。对直属学校资产进行科学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绩效。

5. 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深化校内减负增效,强化作业管理,优化课后服务供给,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推进校内外协同改革。持续加大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查处力度,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6. 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完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创新近视防控方法和手段,确保户外锻炼时间和效果,着力降低学生近视率。加强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润心”行动,实施“开学前后心理关怀十二件事”,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全链条建设。

7. 推进教育普惠公平。深入推进阳光招生,统一使用市级义务教育招生信息化服务平台,严格按照核定计划和程序招录学生。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加强特长生招生管理,严格资质审核,规范招生流程。

8. 统筹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市教育局2025年度工作要点。指导各区根据生源变化和生师比测算教师配备需求,统筹各学段教师招聘工作。加强名特优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精准性,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

9. 缩小城乡师资质量差距。在2025年市级教师培训项目中适度增加乡村教师名额。在省、市级教师培养项目推荐人选遴选时,加大对乡村教师支持力度。通过实施“百校千师携手共进”、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等项目,大力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加强薄弱地区师资补充,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10.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思想铸魂,明确工作重点,优化师德考评,开展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因师德问题受处分教师在影响期内取消评优评先等资格,严肃办理各类师德师风投诉,及时报告办理结果。

11. 进一步压实校园安全责任。推进校舍抗震加固,针对直属学校逐校逐栋制定消险方案,督促相关区政府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消除监控盲区,重点对学校屋顶平台、地下室等部位予以补盲,确保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无死角。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一键报警互联互通。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和“四不两直”检查。

1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将网络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责任制。组织网络安全培训班,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坚持“三审三校”。

(二)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方面

13. 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举办局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班,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和把握。从严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责述廉工作,加强直属学校(单位)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和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民主测评。在全系统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深化学习领会与警示教育,持续推进问题查摆与整改整治,加强分类指导与督促落实。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选优配强机关和直属学校(单位)纪委队伍,提高纪检人员履职能力。

14. 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全面排查更新局机关和各直属学校(单位)廉政风险点,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对各处室管理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审计,对重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审计。修订完善专家库管理办法,对现有专家库定期更新,及时减除不符合条件的人员。

15. 加强对直属学校(单位)的监管。加强直属单位资金监管,对执行进度滞后、绩效评价结果不佳的项目压减预算安排,监督相关学校(单位)及时整改相关问题。规范直属学校招生行为和教师岗位员额人员招聘工作。对直属学校(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全过程指导和监督。

16. 提升内控管理规范意识。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机关内控管理,机关办公用品等采购统一扎口管理,并在机关OA平台履行采购审批流程。组织开展机关干部专题培训,增强内控管理意识。

17. 深化中小学“校园餐”管理。推进校园餐“双集中”改革,提高食材品质。定期发布工作提示,防范各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强业务培训,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规范。建设“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实现全流程、全方位、全时段监管。

18. 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严格“进校园”统筹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平台管理,不以任何方式强制要求学生或家长完成在线学习任务。按规定全面清退机关借调人员。

19. 紧盯重点领域加强监督。派驻纪检监察组紧盯驻在单位监督对象苗头性、倾向性和轻微违纪违法问题,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对直属学校纪委办件严格复核、严格把关。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问题,强化风腐同查同治。

20. 提升日常监督成效。派驻纪检监察组会同市教育局相关处室,推动联动联查。及时跟进关注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督促做好风险排查更新,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强化线索查办震慑,从严做好问题线索案件查办。加大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力度,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三)关于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引领教育事业发展方面

21.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破解难点问题。将11月定为“教育调研月”,围绕教育强市建设等开展调研并形成一批调研成果。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与党组谋划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深入结合。完善领导班子对口联系基层区和学校制度,重要时间节点加强视导,提出指导性意见。

22.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大额资金使用监管流程,局机关重大经费支出报党组会审议。

23. 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全市527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中小学校已全面按新体制运行。

24. 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规定,明确“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频次要求,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召开组织生活会。组织机关干部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市国家安全教育馆等开展主题党日,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按计划进行机关支部建制调整。

25. 加强队伍建设统筹谋划。在机关处级干部和直属学校(单位)局管干部选任中,推进干部年轻化,逐步优化系统处级干部年龄结构。按规定推进机关干部交流轮岗。选优配强直属学校(单位)领导班子。直属学校(单位)中层干部选任中,同步推进干部年轻化工作。

26. 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要求,规范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落实相关组织制度,各直属学校(单位)按要求开展年度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强化选人用人规定执行,加强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监督指导。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

(四)关于推进巡察整改常态长效、提升整改质效方面

27. 持续推进整改工作。定期研究巡察整改工作情况,推进巡察问题整改。坚持常态长效、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促进巡察成果转化运用和事业高质量发展。对照公务员转任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加强轮岗交流安排。

28. 针对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举办2025年“南京教育好故事”演讲技能竞赛,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全面落实分类监管体制机制,推进社会培训机构齐抓共管。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教育局党组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对照市委巡察反馈意见,聚焦党委政府、群众百姓关心的阳光食堂、阳光招生等问题,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持续推进常态化整改,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切实将整改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馈。联系电话:025—83639945(工作日9:00—18:00),邮政信箱: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26号南京市教育局机关纪委,邮政编码:210008,电子邮箱:njsjyjjgjw@163.com。

中共南京市教育局党组

2025年7月14日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862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