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 金鹏 / 青创赛事升学价值与备赛策略

  金鹏科技论坛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 “青创”),作为北京科创赛事 “双标杆”,不仅是学生展现科研能力的舞台,更深度关联中考科技特长生认定、高考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招生。2025-2026 赛季预计 9-10 月启动,多老师学习资源网系统梳理赛事核心规则、升学价值与备赛策略,为科创备赛构建清晰路径。

  一、赛事核心规则:金鹏与青创的差异与共性

  (一)金鹏科技论坛:北京科创 “本土战场”

  组织架构:由北京市教委主导,各区教委、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覆盖 全市中小学生(分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高中 4 组)。

  赛事定位:以 “自主选题、真实研究、团队协作” 为核心,市级奖项直接作为 科技特长生认定依据。

  赛程节点(往年参考):

  9-11 月:区级教师培训、项目征集、区级评比及论坛展示;

  12 月 1-7 日:区级汇总市级参评材料;

  12 月 – 次年 2 月:市级初评、复议及答辩;

  3-4 月:市级论坛及成果展示。

  提交材料:研究方案、研究报告(或论文)、原始资料(含实验记录、工作日志等过程性文件)。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科创 “晋级赛道”

  组织架构:由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四部门主办,面向 15-24 岁青少年(分少年组 15-17 岁、青年组 18-24 岁)。

  赛事定位:聚焦 “科学思维、科研能力、批判精神” ,获奖经历可对接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

  赛程节点(往年参考):

  5-6 月:启动申报;

  7-8 月:组织遴选;

  9 月:发布入围名单。

  提交材料:申报书、诚信承诺书、研究报告、查新报告、查重报告、附件材料(实验记录、影像资料等)。

  二、升学含金量:从中考到高考的 “科创赋能”

  (一)中考赛道:科技特长生与多元升学

  科技特长生:2025 年 30 余所北京高中 明确招收 “科技创新类特长生”(含金鹏 / 青创获奖学生),近 20 所高中要求 “具备科创潜力”(如课题研究、发明创造)。

  1+3 项目 / 校额到校:两类升学通道均考察 综合素质评价,科创赛事经历(如项目研究、成果展示)可显著提升评价竞争力。

  (二)高考赛道: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

  强基计划:校测环节中,科创能力(项目研究、创新思维) 是面试核心考察点,获奖学生更易展现学科潜力。

  综合评价:清北、复交等高校将 “科创赛事获奖、科研论文、发明专利” 纳入报考条件,同步考察综合素质评价。

  三、备赛全攻略:选题、过程、材料、答辩

  (一)选题策略:紧扣热点与战略需求

  金鹏论坛:聚焦 社会热点 + 科技应用(如碳中和技术、AI 辅助医疗、公共卫生创新),突出 “科技服务社会”。

  青创大赛:瞄准 国家战略领域(基础学科突破、新兴技术应用、交叉学科创新),契合 “新质生产力” 发展方向。

  (二)研究过程:真实、自主为核心

  真实性:完整记录研究轨迹(实验数据、问题调整、结论推导),强化 过程性资料分析(如失败尝试的反思)。

  自主性:鼓励独立研究,小组项目需明确分工(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报告撰写)。

  (三)材料准备:规范与实证并重

  研究报告:遵循学术规范,引用文献标注清晰,结论基于 数据推导 而非主观判断。

  附件材料:提交 原始实验记录、研究日志、影像资料(体现 “从 0 到 1” 的探究过程,如变量控制、假设验证)。

  (四)答辩准备:模拟与展示双管齐下

  模拟答辩:预设评委提问(如研究难点、创新点、数据逻辑),通过 场景化训练 提升临场应变能力。

  作品展示:制作 演示视频或实物模型,直观呈现创新功能(如 AI 模型运行逻辑、装置实操演示)。

  四、科创特长长期规划:分阶段突破

  (一)小学阶段:兴趣启蒙与基础构建

  通过 趣味科创活动(如机器人搭建、家庭实验)发现兴趣,参与 区级低龄科创赛(如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赛小学组),积累 研究思维与动手能力。

  (二)初中阶段:技能深化与竞赛突围

  明确科创方向(如物理、计算机、生物),深化 实验设计、数据分析 技能;重点冲击 金鹏 / 青创区级奖项,积累升学 “硬通货”。

  (三)高中阶段:冲刺高阶成果

  研究目标高校招生政策(如强基计划院校清单),聚焦 国家级 / 国际级科创赛事(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整理 竞赛证书、项目报告、专利 / 论文,对接综合评价与强基计划申请。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901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