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联黑板、3D实验模拟舱、自动评卷分析系统……先进技术迭代更新,助推着教学设备、教学方式推陈出新,也驱动着1800多万专任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数字素养。
2023-03-26 203 0

永州:坚持立德树人 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近年来,永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向纵深发展,不断 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2023-01-01 198 0

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于2022年11月30 日举行。自2005年起,教育部已连续举办了17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为宣传终身学习理念、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01-01 263 0

根据省政府《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和省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第一批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遴选工作的通知》,通过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并经省政府同意,近日,安徽省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决定在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芜湖市、铜陵市、利辛县、天长市、金寨县、宁国市、祁门县设立第一批安徽省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
2023-01-01 290 0

12月24日,安徽师范大学交叉学科高等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芜湖召开,副省长王翠凤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总督学吴金辉,来自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等20位院士和37位知名专家出席会议。
2023-01-01 264 0

日前,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落下帷幕,安徽省代表队再次刷新历史最好成绩。我省共有34所职业学校、79支代表队、162人参加国赛,在参加的39个赛项中获得三等以上奖50个,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获奖率达82.05%,高出全国平均获奖率22个百分点,一等奖数较去年增加3项,创历届新高。
2023-01-01 328 0

  12月4日至6日,2022年福建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在福州举行。活动设小学科学、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高中通用技术等8个学科,采取现场展示与视频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
2022-12-31 293 0

  日前,省教育厅印发《关于确认福州市星语学校等4所学校为“福建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的通知 》,确认福州市星语学校、福州市开智学校、南平市建阳区启明学校和松溪县特殊教育学校等4所学校为“福建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
2022-12-31 192 0

  15日,副省长李德金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调研,实地查看福耀科技大学(暂名)工地建设情况,指导高校内涵建设、疫情防控等工作。
2022-12-31 195 0

  中原工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注重建机制、抓课程、重实践等环节,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2022-12-30 259 0

  郑州财经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022-12-30 243 0

  商丘学院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宗旨,坚持开设农学类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在新农科人才培养、农林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2022-12-30 239 0

  鹤壁市不断加强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构建了“三三制”防溺亡工作运行模式,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未成年人溺亡事故的发生。
2022-12-30 209 0

嗨!亲爱的同学:   元旦至,旧去新来气象新,   冬未央,春藏千门万户中。
2022-12-30 316 0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济宁市教育局坚持创新形式,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拓展课后服务资源渠道。坚持“一县一方案”、“一校一特色”、“一人一课表”的原则开展实施课后服务,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内容形式,有效减轻家长、学生负担。
2022-12-30 273 0

近年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以“质量兴校、特色创新”为己任,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上合经贸示范区等国家战略,聚焦国际经济与贸易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当前“数字化外贸”、外经贸行业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通过深化校政行企多方合作,突出专业特色化发展,主动对接行业与产业,积极探索专业群组织管理模式改革,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上建立起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组织架构,实施专业群“一级项目负责人+二级项目负责人+骨干教师团队”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形成“统筹有序、责任明晰,科学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专业群的优势资源配置更为集聚,资金使用效益更加高效,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合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2022-12-30 346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