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四项举措”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深耕教研沃土提升教学质量。 坚持浙阿联动与自身发展双轨并行,借助浙江援疆资源优势,高起点成立“阿克苏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疆语文教研中心”、打造“浙阿基础教育大联盟”,建立浙阿联动机制,创新实施组团式援疆和柔性援疆,开展“点单式”教研、主题教研,实现学段学科组全覆盖。加强地县校三级教研培养体系建设,常态化推动教研员定点联系及“送教助研”制度,做好“蹲点式”帮扶指导,形成骨干引领、全员参与的教研模式。坚持技术赋能,依托地区云平台,累计打造教师云课件322万个,开展教研活动17万次、校本研修4万余次,有效促进教研质量提质增效。
信阳师范大学:探索“四三二一”模式 创新构建巡察整改质效评估体系
信阳师范大学党委探索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巡察整改“四三二一”模式,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压实整改责任,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提升巡察质效,以善作善成的担当促进事业发展。
针对暑期非学科类校外培的提醒
进入暑假,为切实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昨天,市教育局发布提醒,希望学生和家长慎重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并公布我市校外培训咨询投诉电话。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5年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等三项学科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京教函〔2025〕315号各有关高校: 2025年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三项学科竞赛已顺利结束,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自治区高校专利工作培训会近日在新疆农业大学举办
近日,“规范专利申请行为、提升专利质量”高校专利工作培训会议在新疆农业大学举办。会议旨在提升自治区高校知识产权工作能力水平,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发展。会议以视频的形式召开,全疆40所高校150余人参加会议。
以数观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今年以来,各地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教就业厅函〔2025〕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德州工程职业学院:融入“三种精神”,促进劳动教育协同育人
德州工程职业学院坚持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种精神进校园作为劳动教育和“大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政校企协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合”,着力构建“思政教育铸魂、劳动教育固本、技能提升强基”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
泰安市泰山区:全力营造校外培训监管良好生态
泰安市泰山区聚焦关键环节、关键对象,探索校外培训“三个三”工作法,化解工作难点堵点,坚持规范与提升并重、监管与服务并举,扎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管理工作,全力营造校外培训监管良好生态。
焦作大学:“校政企”多元联动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焦作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校政企”多元联动,积极建立健全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育人体系
一是筑牢红色育人思想根基。 将红色文化融入6门思政理论必修课教学案例,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红色思政元素,创立“红色课堂”,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的育人格局。创新开展“三会一课”与思政实践联动,打造“红色氧吧”党员活动室,设置党史学习角,举办红色经典诵读会,实现党建与业务双促进。
商丘学院:深化校院共育模式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近年来,商丘学院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不断完善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强化统筹部署、校院联动,调动全校力量形成全员促就业工作合力,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八育并举”就业工作体系。学校以“一院一品”就业育人模式为抓手,鼓励二级学院结合学科特色、专业定位和学生需求,探索多元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路径,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学前有法善育有规——省教育厅部署开展2025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为做好第十四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省教育厅办公室日前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部署我省今年宣传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