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增强乡村教育“四个力”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2022年以来,菏泽市依托“全省打造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的有利契机,聚焦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弱项,始终保持教育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统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持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教育部:严厉打击隐形变异培训 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
教育部6日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教育部日前召开2022年全国“双减”工作秋季学期视频调度会,部署秋季学期校外教育培训治理工作。会议指出,要严厉打击隐形变异培训,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
政企校合作助力“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在云南落地
8月11日,省乡村振兴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风向标职业培训学校、云南启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昆明签署“雨露计划+”就业助力云南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项目合作,比亚迪在云南省每年招聘人员不少于1万人(以脱贫家庭劳动力为主)、3年不少于5万人。
信阳市教体局:“四个强化”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信阳市教体局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工作重要位置,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构建教育网络,以“四个强化”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覆盖率100%,有1163所学校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
《人民日报》聚焦“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取得哪些重要成效?一起来看《人民日报》今日头版报道——
枣庄职院以诊促改 构建“四治四化”治理体系
《2022年山东省职业教育工作要点》提出:“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现代化治理能力”。枣庄职业学院自2017年5月启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诊改工作为抓手,通过“两链打造,螺旋提升,引擎驱动和平台支撑”,形成目标清晰、标准明确、组织严密、手段新颖的内部质量管理有机整体,构建“四治四化”治理体系,推进学院治理能力现代化。
安阳师范学院:“三个聚焦”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安阳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学校工作突出位置,坚持把就业做为学校最大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好,切实扛牢就业工作政治责任,不断完善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创新就业服务,持续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开封: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深水区”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开封市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深水区”,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做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刀刃向内、自加压力、盯准目标、先行先试。该项工作从 2021年12月着手筹备,并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截至今年7月,开封市直20所学校交流轮岗教师291名;市属各区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交流轮岗教师110名,鼓楼区126名,顺河回族区63名,禹王台区77名、龙亭区18名。全市各区、市直初中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促进了全市义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为实现全市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川13条新规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6月30日,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消息,四川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印发《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十三条政策措施》,要求各有关部门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同向发力打好政策组合拳,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成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