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聚力教育强镇筑基,创新探索实施路径
近年来,烟台招远市本着“顶层规划、全域一体”的总体思路,通过创新机制、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强镇筑基工作高位高质发展,有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潍坊医学院:创新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潍坊医学院创新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聚焦领导班子和干部“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用”的关键问题,健全党建责任、党员作用、干部选任、人才评价、绩效分配“五位一体”考核标准,构建党建与高质量发展“五个深度融合”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证。
山东工艺美院:探索“新艺术学科”建设创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四新”建设的引领性、交融性、创新性、跨界性、发展性等特征对艺术学有众多启示,探索艺术学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发展新路径,加快推进艺术教育创新发展,成为时代的强烈需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新艺术学科”建设进行实践探索。
济南市:创新实施“泉融和”特殊教育品牌
济南市创造性地利用济南“泉家文化”,首创“泉融和”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品牌,通过课程融合,医教结合,家校社联合等,大力发展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更好满足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康复需求。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13所,教职工614人,小学、初中、高中、职专阶段在校生共计4053人,其中特教学校就读1251人,送教上门830人,1972名残疾儿童少年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聊城大学:四项举措,为创新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聊城大学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指引,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为保障,以促进创新创业资源融通融合为支撑,以学科竞赛科学化组织与管理为抓手,积极构建大“双创”工作格局,促进“大双创”与“大教学”“大学工”“大管理”人才培养链条深度融合,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各环节高度协同、提质增效。
四川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建设首批10个左右省级培养基地
近日,2023年四川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四川将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设首批10个左右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制定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工作方案,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湘潭市岳塘区:走出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之路
湘潭市岳塘区:走 出 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之路 湘潭市岳塘区自成功申报湖南省第二批 “ 融合应用实验区 ” 以来,坚持 “ 深度融合、应用驱动、创新发展 ” 的原则,大力推动全区教育信息化走向规范化、常态化, 获评 省 “ 智慧教育示范区培育单位 ” 、省 “ 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实验区 ” 以及市 “ 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 ” 。 2月 23 日, 该区以 《聚焦成长 融合创新 高效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 为题, 在湖南省电教机构培训管理者研修班上作经验交流。
耒阳市:创新“四个四”模式 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有保障
耒阳市 : 创新 “四个四”模式 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有保障 2022年以来,耒阳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市 关于推进 乡村振兴 战略的 部署安排,创新 “四个四”模式,持续加强组织领导 ,聚焦 控辍保学、送教上门、学生资助 等教育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全力提升 义务教育有保障 水平 。
戴彬彬到西北工业大学调研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
转载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303/23/content_805552.html
白城师范学院牵头成立“吉林西部+”校地协同创新联盟
为推进校地、校院、校校合作办学,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进步同频共振,3月15日,由吉林省教育厅、白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白城师范学院牵头承办的“吉林西部+”校地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签约仪式在白城师范学院大学生文化中心举行(以下简称“同创联盟”)。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学军,白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孙伟光,白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迟海波、校长车广波,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高勇、校长杨永刚,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延军,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得春,扎兰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国栋,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开伟及师生代表共计60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由白城师范学院副校长康建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