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老有所为平台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
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搭建国家层面老有所为平台,挖潜退休教师资源优势,发挥其有益补充、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萧山区:“底色工程”助力“大思政课”建设
编者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上好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眼下,浙江正在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融入各地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在完善体系、搭建平台、理顺机制上下功夫,共同打造全链条、协同式发展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样本。本报即日起,推出“搭建思政‘大平台’,建好思政‘大师资’”系列报道,推介来自一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黄淮学院:发挥高校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黄淮学院党委为深入贯彻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成立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与驻马店市政府组建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实践探索,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医教研深度合作 新疆医科大学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8月10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派出首支传统医学教学团队抵达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开展为期两周的传统医学培训,通过双方医教研深度合作,促进国内外医疗人才培养交流,助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烟台文化旅游职院:延伸育人“链条” 助力乡村振兴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以服务烟台乡村振兴战略为己任,积极向乡村延伸职业教育“链条”,整合优势教学资源,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围绕技能强培训,校地融合抓创业,多措并举促成才,为烟台乡村振兴助力加劲。目前,学院每年在乡村培养实用型人才5000多人,向乡村输送技术技能型学生1300多人。
信阳市教体局:加强乡村教师培育助力乡村振兴
信阳市教体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持续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待遇激励,突出政策引导,不断优化乡村教师人才培养机制,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的教育基石。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青年学子用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暑期,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广泛动员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商水县乡村少年宫、文明实践所(站)、企业等,发挥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优势,持续开展“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志愿青春辉耀技能风采”主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深化研学助力博湖学生全面发展
巴州博湖县教育系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拓展教育空间,深化教育内涵,丰富教育形式,落细“五育并举”,立足本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结合秦皇岛-博湖援建项目,与河北秦皇岛市教育局深入实施冀疆手拉手活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组织,大力构建青少年研学通道。
济宁医学院:五个“联动”,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济宁医学院凝聚地方、企业、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和资源,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安阳师范学院:“四个一”助力濮阳县 打造“特色庭院经济示范村”
安阳师范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按照县之所需、学校所能,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始终把帮扶濮阳县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结合濮阳县打造特色庭院经济示范村需求和学校优势,“四个一”助力濮阳县打造“特色庭院经济示范村”。助力濮阳县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学校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