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丨河北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省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把主题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
鲁东大学:“1+2+N”赋能大学生社区实践育人
近年来,鲁东大学结合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的部署要求,打造出“1+2+N”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模式,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以社区服务为主战场,聚合高校、市区县力量,链接校地项目资源与社区服务需求,组织团学骨干、“青马工程”学员带头参与社区服务,践行听党话、跟党走,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开展农事劳动实践 强化劳动观念 弘扬劳动精神 | 劳育在行动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呼市一中)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将落实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科技日报】山东职教:搭建实践舞台,形成办学特色
山东是职教大省,国家中职示范校65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15所,数量分列全国第一、第二位,每年培养70多万名职教生走向一线。在山东,职业教育实现“一校一特色”,职教品牌越来越多。
山东工艺美院:探索“新艺术学科”建设创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四新”建设的引领性、交融性、创新性、跨界性、发展性等特征对艺术学有众多启示,探索艺术学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发展新路径,加快推进艺术教育创新发展,成为时代的强烈需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新艺术学科”建设进行实践探索。
湖南省教育精准帮扶的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精准帮扶的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2018 年,湖南省教育厅围绕“精准”两字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开发建设了教育精准扶贫“一单式”信息系统,通过大数据比对,在打通教育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实现控辍保学和学生资助的“精准化”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湖南教育扶贫“精准”之路。进入过渡期以来,湖南省教育厅继续围绕精准帮扶作文章,将其升级版改造为教育精准帮扶“一单式”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不断开发系统潜力、完善系统功能,确保脱贫、低保、残疾、特困、监测对象等“五类”家庭学生控辍有手段、资助全覆盖,教育帮扶实现“一单打尽”,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
【中国教育报】山东省泰安市创新推进“首课负责”思政教育实践——精准“滴灌”润心田
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景婧 杨丽宁 “同学们,今天首课的主题是‘新时代的春天充满希望’……”近日,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的课堂上,《中国新时代》的歌声缓缓响起,“首课”负责教师李晓辉带领学生诵读新学期的励志誓言。
广西日报:全区已建成76个自治区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本报桂林讯 (记者/奚振海)3月9—10日, 2023年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在桂林召开,会上公布了2022年自治区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示范校名单,并为获评单位授牌。目前,全区已建成3个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76个自治区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60所自治区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
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蒙古生动实践师生读本》专家论证会
为持续深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重大实践与视察地方和学校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自治区教育厅以揭榜领题形式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蒙古生动实践师生读本 》。内蒙古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思政教研部作为课题负责单位相互配合、精诚合作,完成了读本的资料收集、整理编辑、校对完善等工作。经全区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相关专家两轮审核后,3月10日,自治区教育厅邀请党委宣传部、党委政研室、社科院、党校、文史研究馆和高校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蒙古生动实践师生读本》再一次进行集中评审和深度论证,以确保读本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敏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