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五个聚焦”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近两年来,山东职业学院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探索创新就业模式,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聚焦专业优化、机制创新、校企合作、云端平台、全员指导,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首届山东教育融媒体大会成功举办
7月6日至9日,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教育电视台、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山东分中心主办的首届山东教育融媒体大会在济南成功举办。7月8日上午,开幕式举行,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余冠仕,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白皓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山东政法学院多措并举推进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山东政法学院强化4项措施推进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落地落实,努力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山东师大围绕“三个聚焦”推进高校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做实高校政治监督,不仅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题中之义,也是把牢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扛紧扛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心怀“国之大者”,全面推进高校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见效。
山东商务职院: “1235”模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以构建和落实覆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1235”师德师风教育模式为抓手,大力推进职业素养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社会服务优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山东中医药大学三个“一体化”引领护理人才高质量就业
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结合专业特点,构建“理实并重,协同创新”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互联网+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实习就业一体化”教育模式,培养大批高素质护理人才,深受省内外医疗机构欢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山东科技大学引入“第三方”力量 探索构建全过程项目管理机制
近年来,面对不断增多的基建项目、修缮项目,山东科技大学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强化和规范项目管理,提升项目建设效益,引进专业的“第三方”,逐步构建起对项目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综合监管机制。
【中国新闻网】山东聚焦产教融合 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7月1日举办专题月度协商会。 吕妍 摄 中新网济南7月1日电 (吕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7月1日举办“加强产教融合,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专题月度协商会议。会上,委员、专家围绕产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趋势、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助力该省产教深度融合,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山东样板”。 “目前许多企业在人才引进中,还面临技术技能人才引进难,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卞志良建议,完善产教融合对话机制,发挥好行业指导委员会作用,解决好职教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脱节”的问题,促进人才链扎根产业链。加强行业分类指导,针对体育产业出台专项的人才政策,帮助企业引进更多高水平技能人才。 “应加大对企业参与办学的政策支持力度。”潍坊市政协主席李树民说,要强化金融扶持,引导金融机构主动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对接,一企一策,解决企业融资需求问题。加大财政扶持,设立产教融合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人才联合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项目。加大建设用地支持力度,对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教育用地项目给予优先保障,支持利用现有教育存量校舍和建设用地兴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 “当前出台的产教融合政策较为宏观,对企业具体行为缺乏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难以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梦军建议,完善制度体系,提高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加强制度设计、细化激励政策,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税降费、信货融资支持等方式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切实提高企业积极性。 山东省政协委员、明德物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明表示,职业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增设物业管理及相关产业链的托育、护理、康养、家政等服务类专业。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一方面选派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另一方面支持职业院校设立一批产业导师特聘岗,邀请企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等到学校工作。要“因地制宜”出台实施细则,建立校企合作补助机制,加大企业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办学的政策支持力度。 山东省政协主席葛慧君表示,部省共建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目标宏伟、任务繁重,要把握重点、找准关键,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质培优,形成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多方共同发展的合力。要充分认识建设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的重要意义,其既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要注重点与面相结合、政策与数据赋能、激励与考评并用,以持续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高标准建成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山东政协将继续围绕职业教育议题开展深度调研、协商议政,为助力山东职业教育发展献计出力。”(完)
山东交通学院:构建“四全”体系 助力学生更好就业
山东交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四力”并发,构建“四全”就业工作体系,全面助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深化科教融合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自成立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科教融合,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光明日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育人路径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管理、教学、队伍建设及校园文化上做好“结合“文章,统筹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精准发力 打造堪当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
近年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精准发力,打造堪当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干部保证。
山东工商学院:“五个聚焦” 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聚焦领导机制、制度体系、培育平台、特色师资、服务保障五个方面,为建设财商教育特色开放式高水平财经类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山东建筑大学:坚持“六引领” “六强化”,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近年来,山东建筑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干部标准,创新理念思路,坚持“六牵引”,突出“六强化”,打造助推学校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