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怀进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一个单独部分,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商丘工学院:落实立德树人 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商丘工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师资建设上优先安排,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打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学团队。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建设“主战场”,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
山东科技大学: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六好建设”
2022年学校获评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学校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抓统管,将文明校园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机制、持续推进。学校党委把推动驻地城市文明发展视为学校文明发展的有效手段,校党委书记罗公利、校长姚庆国亲自带队对学校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进行现场督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对照创建指标,积极行动,主动作为,进一步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全体师生以最饱满的热情,最积极的态度和最扎实的工作,向创建全国文明校园阔步前行。
【中国教育报】党建融合赋能高水平应用型交通大学建设
高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近年来,山东交通学院党委坚持以党建为纵向引领,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横向发力,以“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担当,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交通大学建设。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教育力量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教育系统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体,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山东建筑大学:构建绿色校园建设新格局
山东建筑大学坚持多措并举,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完善绿色校园建设相关政策、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构建绿色校园建设新格局。
【中国教育报】李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充分凸显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赋予教育工作新使命、新任务。山东教育系统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努力推动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兰考县教体局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
兰考县教体局通过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多措并举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现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山东交通学院:“四位一体”建设高质量应用型学科
山东交通学院聚焦交通强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总体规划、分类建设、重点突破、促进交叉”的学科建设理念,立足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切实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干部队伍建设
近年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聚焦思想政治、选人用人、担当作为、考核激励和作风建设等“五大体系”,持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干部队伍建设,为“双高”建设砺行致远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山东管理学院:以校园文化为抓手 推进文明校园内涵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山东管理学院以“一训三风”为核心,以主流价值为指引,强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相统一,构建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五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夯实文明校园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