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三大机制推进集团化办学
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是制约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问题,是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目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攻坚重点。青岛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的部署要求,以《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打破城乡、区域、学段界限,创新学校建设、师资等资源配置方面的支持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园)模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动全市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格局形成。目前全市已组建学前教育联盟体400余个,优质园(省一类及以上幼儿园)比例提升至70%,3个区通过省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验收。全市中小学教育集团达到141个,优质资源覆盖一半的中小学校。
济南职业学院:实施“筑垒工程” 构建高质量引领机制
济南职业学院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扭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这一关键,自2019年以来,聚焦“强基”、“聚魂”、“创优”,采取“一年一主题”的方式,实施了为期三年的“筑垒工程”,明确目标任务和行动计划,并作为党委书记抓党建年度突破项目,通过探索建立高质量党建引领机制,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教科院召开新时代黄河文化育人协同推进机制建设研讨会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黄河文化深度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东省教科院于11月27日通过线上方式召开了新时代黄河文化育人协同推进机制建设研讨会暨优秀主题课程展示交流会。
怀进鹏出席中国—新西兰教育联合工作组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
11月22日,中国—新西兰教育联合工作组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与新西兰教育部长希普金斯共同出席会议并致辞。
昌乐县:创新“3441”家校社共育机制打造县域教育新生态
近年来,潍坊市昌乐县高度重视家校社共育工作,把家校社共育作为改善县域教育生态的突破口,通过健全三个体系、建立四支队伍、开展四大活动、实施家长驿站建设工程,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助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该县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列全省前八名。
青岛市: 深度回应关切 创新招生考试政策宣传机制
为做好招生考试相关政策服务,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加了解考试、招生、录取政策,畅通互动交流渠道,青岛市教育局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立体式政策宣讲,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我省高校健全师生意见反馈机制 让育人工作更有温度、有深度
近期,为了畅通师生诉求反馈渠道、倾听师生声音,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更有针对性了解和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校管理服务质量水平,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省各高校纷纷建立健全师生意见处理和反馈机制,搭建服务师生的有效平台,及时倾听回应师生意见建议,让学校育人工作更有温度、有深度。
【中国教育报】曲阜师范大学构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艺术之美浸润校园
曲阜师范大学师生在表演原创话剧《夫子》刘萌 摄 精彩的表演、纯美的唱段,近日,在古朴的曲阜师范大学萃华园里,一群“00后”青年大学生正跟随著名京剧艺术家马安伟老师学习京剧唱腔,这群新时代的青年正在为传统文化艺术的美而陶醉。作为一所坐落于孔子故里的高等学府,曲阜师范大学自建校以来传承不辍、砥砺创新,近年来更是构建起美育课程、校园文化、艺术实践、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让艺术之美浸润校园,不断赋予这所大学更加丰厚的文化积淀。
日照市探索“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保“双减”实效
日照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以系统集成思维开展“双减”工作,推动“双减”工作从专项治理向长效监管转变、从全面推开向提质增效转变,让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深陷“抢跑”的教育焦虑,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沉浸“题海”、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信用管理经验做法被教育部刊发推广,“五大教研行动”、课后服务等做法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教学改革“双减”典型案例,面向全省推广。
烟台理工学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近年来,烟台理工学院以学院揭牌暨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论坛为契机成立院校研究所,在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同时,探索研究建立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将学校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结合起来,形成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双效动力”,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东营市创新机制推动教师资格认定再提速
教师资格认定是一项重要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每年两次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办理时间集中、申请人数多。而传统办理流程涵盖网上报名、体检、现场确认(提交纸质体检结果、无犯罪记录证明)、发证等多个环节,涉及体检医院、公安、审批等多个部门,程序相对繁琐、部门间奔波、办理时限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