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王玉学主任、陈湘年常务副主任分别带队到高校调研读懂中国开展情况
5月31日至6月16日,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王玉学主任带队到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陈湘年常务副主任带队到汕头大学、韩山师范学院,调研教育部关工委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的进展情况。各高校分管关工委领导、关工委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关工委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蔡文雅带队调研龙尾中学并慰问驻镇工作队员
6月23日,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蔡文雅带队调研揭阳市揭东区龙尾中学,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驻龙尾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队员陪同调研。
强化“五学联动”, 助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省教育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以“党组领学、机关党委督学、党支部研学、党小组促学、党员个人自学”为主体的“五学联动”体系为抓手,不断完善理论学习机制、推动育人队伍教育整顿、深化青年理论学习工程,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断筑牢政治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制度 化系统化手段推动理论武装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凝聚思想共识,激扬奋进力量!委厅组织专题宣讲学习省党代会精神
6月16日上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第40期广东高校学习论坛暨厅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省委宣讲团成员,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杨汉卿作宣讲报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朱孔军主持会议并讲话。
@准大学生,提前了解这些,求学路上不发愁!
我省在高校本专科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社会资助和“绿色通道”制度等多形式、多渠道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一位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新一届广东省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
6月20日,广东省教育厅召开新一届广东省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会场设在广州。
全省2022年高校美育工作会议暨美育优秀案例交流活动顺利举办
6月18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广东省2022年高校美育工作会议暨美育优秀案例交流活动”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开展。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朱孔军、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邱克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等领导出席会议。省内外美育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省高校分管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优秀案例作者代表等300余人参会。
"体教融合 实践创新" 广东实验中学与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
6月18日,广东实验中学与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体教融合”深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省实高中部体育馆举行。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邱克楠、省体育局副局长林瑛出席签约仪式。
暑期临近高校学生返乡最新安排、2023年起取消就业报到证……最新消息!
目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存在 目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上是平稳的,近两天,新增的感染者已经降到了100例以下,但是局部疫情仍然有波动。 北京近一周持续发现有感染者,与酒吧人员聚集有关,波及北京市多个区。但是,北京近两天感染者均来自隔离观察人员,所以扩散的风险有所降低,仍需要通过严密的流调和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核酸筛查来排查风险,防控工作不能松懈。 上海近期持续报告零星的非管控人员感染,个别区域还存在隐匿社区传播风险。 内蒙古二连浩特、赤峰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有重点人群和来源不明的感染者,局部地区存在社区传播扩散风险。 吉林通化、白山市出现来源不明的社会面感染者,这也说明还仍然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 就全国层面来讲,疫情防控压力是持续存在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积极指导各地加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高效处置,突出重点环节和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 关于高校学生返乡 暑期来临,如何保障高校学生顺利返乡?怎样杜绝层层加码? 明确学生离校返乡“两免”政策。有疫情的地区,高校内如果没有疫情,实施7天以上封闭管理结束后,学生可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高校开具的有关证明离校返乡,从学校到目的地实施“点对点”闭环方式返乡。满足以上条件的高校学生不再集中隔离,到家后实施7天的健康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当地社区和疫情防控部门。同时,政策明确,返乡学生确需隔离的,各地应免除集中隔离费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还明确要求,各地要逐级传达、逐级落实学生离校返乡政策,不得层层加码。 返乡地要保证学生隔离期间的食宿条件,满足其生活、就医等必要需求 为确保学生离校返乡的顺利,联防联控机制以及高校建立了两个机制: 一是出发地和返乡地“省对省”对接机制。两地联防联控机制之间一一对接,提前统计、及时推送离校返乡学生的信息,特别是要求返乡地要保证学生隔离期间的食宿条件,满足学生生活、就医等必要需求。 二是从校门到家门“省-校-省”应急协调机制。出发地、返乡地联防联控机制和学生所在高校三方建立联络,实时调度,协调解决学生返乡途中遇到的特殊情况。 学生在离校返乡途中如遇问题或有特殊需求,可通过两个渠道反映诉求 畅通学生反映诉求的两个渠道。学生在离校返乡途中如果遇到问题或有特殊需求,可以通过两个主要的渠道反映情况: 一是可以向本人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者自己的老师反映情况,由学校通过机制来反映给当地出发地或者返乡地联防联控机制,来解决学生的特殊需求;二是可以通过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公开咨询电话反映情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政策还特别强调,没有疫情的地区,高校学生离校返乡的,落实属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各地各校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对于选择留校的学生,在生活上做好服务保障。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 就业数据的真实准确,是就业统计工作的底线。教育部进一步严明就业统计的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四不准”“三不得”: “四不准”就是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三不得”就是不得不切实际向高校和学院提去向落实率具体指标,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不得将单一的去向落实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优等挂钩。 从2023年起取消就业报到证、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要求半年内重复体检 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包括: 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毕业生就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 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政策。 对于毕业年度灵活就业的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 继续稳定扩大国有企业的招聘规模。 社区专职工作岗位出现空缺,要优先招用或者拿出一定数量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对于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事业单位正式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的工作人员,可以按规定提前转正定级。 毕业生6个月之内已经体检的,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要求重复体检,除了法律规定的以外。 简化就业手续,从2023年起,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不再将报到证作为毕业生录用、落户、档案转接手续的必需材料。 在助学贷款减负政策方面,免除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本金可以申请延长1年偿还,今年的应届生和往届生都可以享受这项政策,共惠及400多万人。 对因疫情延迟离校的毕业生,可以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 要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能力培训。 高校所在城市连续7天及以上社会面无新发疫情,可组织校园招聘活动 参加招聘,特别是校园招聘活动,是毕业生就业应聘的主渠道。当前,全国疫情总体形势呈现向好趋势,各地疫情防控取得重要进展,为更多高校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打下更好的基础。原则上,有疫情的地区,高校所在城市连续7天及以上社会面无新发疫情,可组织校园招聘活动。 如何帮助尚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尽早就业? 当前,教育部正在布置全国各地各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百日冲刺”活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采取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和精准帮扶措施,为还没有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同时,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升学考试、教师招聘、基层项目、科研助理等招录进程。另外,尽早完成机关、事业单位等政策性岗位的招录,相对来说这些岗位是部分毕业生就业的首选。通过综合施策,帮助这些毕业生尽早就业。 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一些学生正在陆续离校,教育系统还要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持续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咨询,协助办理好各类就业手续,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服务接续、就业见习、岗位推荐等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如何帮扶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 一是专项帮扶。各地各高校建立就业重点毕业生台账,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学生,还有较长时间未就业的学生,要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要求开展重点帮扶。教育部还明确要求为每一名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至少每个人推送3-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 二是专门培训。在财政部支持下,教育部正在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对就业特别困难的学生,开展线上线下就业能力培训。在培训当中,老师们“一对一”给学生完善简历、指导面试,广泛联系企业对学生进行重点推荐,让学生走出校门与企业面对面交流,通过实习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三是开展专场招聘。教育部会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共同举办“宏志助航”网上专场招聘活动,已经累计提供岗位13.2万个。各地各高校也组织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活动。此外,针对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还举办了陕西、吉林、上海专场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岗位29.9万个。
困难群众可以申领哪些补贴、救助金?社保缓缴政策会影响养老金发放吗?看这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17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困难群众帮扶有关工作。困难群众的补贴和救助金如何发放?求职就业有哪些帮扶措施?一起来看——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 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17日下午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广东省教育厅召开全省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工作推进会
6月16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部署和推进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改造工作,广东省教育厅召开全省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工作推进视频会。会上,6个地市就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省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处通报了2021年学校卫生监督监测及省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检测有关工作情况,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邱克楠同志就下一步全省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工作进行了部署。
新一轮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授牌仪式暨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6月16日上午,广东省新一轮(2022-2024年)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授牌仪式暨交流活动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项目管理办公室承办,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省中职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协办。全省各有关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有关高职院校领导,名教师、名校长和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80余人参加了活动。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璧亮出席活动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