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铁慧督查调研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6月29日至30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在河南督查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了解有关情况,并主持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会和高校师生调研座谈会。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会见翁铁慧一行。河南省副省长宋争辉参加有关活动。
平顶山学院:传承中华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积极探索“云上国际中文教育”之路
近年来,平顶山学院通过承办平顶山市侨办“我为海外华人上网课”项目,执行国侨办“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项目等,借助相关网络平台,为美国、加拿大、印尼、南非、英国等9个国家开设线上华文教学,设计并运行了55门课程,教学班52个,累计授课2100学时,惠及1600多名海外中文二语学习者、华人华侨和华裔青少年。这是平顶山学院进行的“云上国际中文教育”新尝试,探索出了一条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之路。
安阳工学院: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提升主题教育铸魂育人实效
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取得良好成效,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安阳工学院紧紧围绕“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质量发展实际需要,通过学习、深入调研制定学校《关于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作用的工作方案》,坚持从顶层设计到课堂、实践、师资队伍、平台建设“五个维度” 共同发力,不断开辟立德树人新路径,探索铸魂育人新方法,着力提升主题教育铸魂育人实效。
河南农业大学:举办“校友圆桌对话活动”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助力农业强省建设
7月2日,河南农业大学举办“校友圆桌对话”活动,邀请省内外涉农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家等30余名优秀校友重返校园,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助力农业强省建设”主题,共话强农兴农时代课题,积极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强省建设建言献策。
黄河科技学院:坚持因材施教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黄河科技学院全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基于学生成长数据提供个性化发展支持,对学生精准服务、分类培养。依托“翻转校园”数字化平台助推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和精细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学生开展学业或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
郑州科技学院:“三个着力”助推科研工作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郑州科技学院深入实施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提升工程,锚定目标、抓实基础、强化服务、提促质量,切实将有组织科研与深化学校科技创新改革有机结合,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成效。
中原科技学院:打造精准“就业生态圈” 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中原科技学院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通过“面—线—点”相结合模式,从面上稳就业、从线上促就业、从点上保就业,着力打造校企人才输送全链条的“就业生态圈”。
全省各地综合施策 加强暑期学生安全防护
暑假是学生溺水、交通等事故的易发、多发期。为确保广大学生人身安全,全省各地严密谋划,综合施策,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暑期各项安全工作,并加强对学生防溺水、防自然灾害、防火、防欺凌等安全常识的宣传普及,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鹤壁市教体局:扎根“小课堂”深耕“大思政” 加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
今年以来,鹤壁市教体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工程,不断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扎实提升育人成效。
济源示范区教体系统:“三位一体” 推动校园保险体系建设走深走实
近年来,济源示范区教体系统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校方责任保险工作,持续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平顶山市教体局:“三味课堂”为党员干部“充电加油”
为强化党建“红色领航”,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平顶山市教体局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融合推进“教”与“育”,精准匹配“供”与“需”,着力打造“三味课堂”,为党员干部“充电加油”。
周口市:做好“增”的文章 提高“减”的效果 稳慎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周口市教体局把“双减”工作作为“一号工程”,锚定“一年内有效减轻、三年内成效显著”的工作目标,坚持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联动、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并进,对标政策要求,完善工作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做好“增”的文章,提高“减”的效果,“双减”工作稳慎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