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阳光公开,有速度更有温度
“教育入学一件事”是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民生工程,是数字化赋能招生入学制度改革、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务实举措,是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体验、增强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省教育厅上线《金色热线》系列节目
10月24-25日,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春城,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招生考试院党委书记刘刚带队到云南广播电视台上线《金色热线》系列节目,围绕当前教育民生热点问题,在线为广大观众、听众和网友答疑解惑。
《云南省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一件事”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2024年5月,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云南省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一件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方便各地各部门各校及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现解读如下:
云南省2022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结果的公示
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昆明市石林县等5个县(区)的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和实地督导评估。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会议研究同意,现将通过省级督导评估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名单予以公示。
云南省教育厅推广第五批 校内“双减”典型案例
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推广第五批 校内“双减”典型案例的通知 “双减”实施以来,各地各校认真落实党中央“双减”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开展集团化办学、拓展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典型案例。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在各地报送材料基础上,省教育厅遴选了第五批35个案例,现予以推广。
云南省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解读会召开
12月20日下午, 云南省召开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解读会。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关专家分别对云南省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报告、数学学习质量、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状况监测结果进行深度解读,并对学科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杨红琼出席会议并讲话。
《云南省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政策解读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教监管厅函〔2021〕6号),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体育局联合印发了《云南省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石林等5个县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公告
根据《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督导评估组,拟于2022年11月中旬开始对石林县、沾益区、红塔区、江川县、德钦县等5个县区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现予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公告时间为2022年11月15日8:00-25日8:00。如有情况,请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反映。
关于云南省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教材复审结果的公示
为加强和改进我省地方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根据《云南省中小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核工作细则》《云南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编写管理办法》规定,云南省教材选用与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现行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复审,复审结果经云南省教材与选用审定委员会第2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示。
云南省第四批义务教育学校“双减”典型案例
一、丽江市玉龙县白沙完小打造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特色。白沙完小地处白沙古镇核心区,毗连白沙壁画,背靠玉龙雪山。学校因地制宜把当地悠久的纳西民族文化和浓厚的足球氛围融入校园文化,形成了白沙细乐团、双语合唱团、民间美术兴趣班、校园足球队等一批课后服务品牌项目。一是规范管理,制度措施有效。制定“5+2”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建立组织保障、安全保障、后勤保障等完整工作机制。通过发放《课后服务致家长的一封信》《课后服务协议书》等,主动向家长公告服务方式、内容和安全保障。二是细化服务,分段组织实施。第一时段,各科任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作业辅导,努力做到作业有效、总量控制、全批全改、及时反馈、提质增效。第二时段, 各社团老师以不同社团为单位开展足球、细乐、合唱、绘画、阅读、书法等活动,学生根据爱好自主选择。三是争取支持,确保服务到位。白沙细乐团、双语合唱团的资金来自中国青基会等。民间美术兴趣班的老师来自丽江市博物院,耗材、画纸和教师酬劳得到上海才艺社团的长期支持。校园足球队同时承担县少体校白沙训练分校任务,三位教练长期驻校教学,装备、耗材来自爱心企业资助。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已形成良性循环,学生自信阳光、近视率近乎为零;学校足球队多次荣获省级、市级足球联赛冠军,2022年7月再次荣获全省青少年足球联赛(丽江赛区)冠军,先后向山东鲁能、北京国安、上海申花等俱乐部输送了33名球员;学生美术作品入选《全国“2+1”美术教材》《全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细乐团曾多次赴上海等地演出,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云南省第三批义务教育学校“双减”典型案例
一、玉溪市建制度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2022年4月,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遴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遴选原则、条件和程序,提出了日常管理要求和评估退出机制。《通知》要求非学科机构主管部门通过审核机构办学资质、人员资质、培训课程、信誉实力、办学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后,遴选区域机构“白名单”。学校制定招选的基本条件和程序,在区域“白名单”范围内进行二次招选,对入围机构和培训项目公示无异议后签订服务合同,方可进入校园充实课后服务。非学科机构属地主管部门须对“白名单”内的非学科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学校一般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非学科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质量评估;对出现未按合同约定派出项目专业师资提供相应服务、不服从学校统一管理,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项目评估结果差、机构人员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情形,学校应终止履行合同;对项目出现安全责任事故、恶意在学校招揽生源、扰乱学校招生、教学秩序的即刻核查清退。同时,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非学科机构人员须具有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从业资格证或职业(专业)能力证明,一般不超过学校课后服务参与人员总数的50%。培训项目收费纳入代收费范围收取,收费标准要明显低于机构在校外提供同质服务的标准。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非学科机构或个人不得在合同规定之外收费,也不得委托家长代收费。
云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业务培训会议召开
7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业务视频培训会议。本次培训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进入了评估验收实施阶段。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杨红琼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
2022年第5次义务教育重点工作视频会议在昆召开
7月8日,云南省教育厅召开2022年第5次全省义务教育重点工作视频会议,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近期关于疫情防控、“双减”、控辍保学、优质均衡发展和暑期安全等方面的部署安排,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工作形势和存在的短板弱项,科学谋划暑期和下半年工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杨红琼出席会议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