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聚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辅导员队伍

近年来,济宁医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党中央、教育部和山东省相关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科学管理、专业培养、多样发展”的建设思路,多措并举,创新思路,着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的辅导员队伍。

一、聚焦师德师风,健全体制机制

一是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双责任”的带头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推动形成“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生工作处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格局。二是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文件,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发展方向和职业道路等,推动辅导员育人工作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出台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严把辅导员资格和准入制度,在考评奖励中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引导辅导员将日常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以优良的师风带动学风。

二、聚焦选拔选聘,加强配备力度

一是加强专职辅导员配备。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总体要求,坚持高要求选聘、高标准配备,确保“源头工程”。坚持不断实行多层次选拔、多元化培养、多平台锻炼和多维度发展,培养一批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二是重视兼职辅导员(班主任)选配。优化队伍结构、凝聚育人合力,按照“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鼓励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教师、党政干部等担任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充分发挥教师协同联动作用,形成“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的育人构架,强化专业和思想引导,实现校内自然班级全覆盖。

三、聚焦培养模式,打造专业队伍

一是建设“学习型”队伍。坚持政治理论与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每年组织开展辅导员培训,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参加国内高校交流研讨活动。实施“强基计划”,组织辅导员“学讲话”“学精神”读书会,组建“党史宣讲团”“党的二十大报告宣讲团”等,不断提升辅导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实施“强技计划”,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培训,保证辅导员“培训提升有平台、日常学习有途径”。二是建设“实践型”队伍。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能力提升,确保每位老师掌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策略。现有30余名辅导员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1名辅导员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辅导员成为学生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的第一道防线,能够及时发现和甄别问题并防患于未然。三是建设“研究型”队伍。培育建设辅导员领航工作室,开展“湖畔讲坛”,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学科发展开展课题研究,探讨解决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推进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四、聚焦考评激励,拓展职业空间

一是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制定辅导员绩效考核相关制度,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补充,学生评议、学院评价、领导小组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全面考察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成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评奖评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挂钩,将育人“软指标”变成“硬约束”。二是完善差异化激励机制。根据考核办法,实行差异化绩效薪酬待遇和岗位津贴。设立辅导员通话补贴、优秀辅导员奖励等经费来保障辅导员工作待遇。实施“强效计划”,组织校级“十佳辅导员”“辅导员标兵”评选,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推荐多人参加省级比赛及先进典型的评选,先后有14名辅导员获评“山东省优秀辅导员”,2名辅导员获评“山东省百优骨干辅导员”。三是畅通一体化晋升渠道。强化辅导员高校教师与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落实双重待遇,实现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把辅导员队伍作为青年后备干部、党政管理干部、学科专业骨干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始终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储备干部的“蓄水池”。2021年以来,共有47名辅导员先后到二级学院、行政、党务等部门任职。制定专业技术职务竞聘相关文件,将辅导员职称评聘标准和计划单列,截止目前,辅导员队伍高级职称12人,占比12.8%,中级职称42人,占比44.7%。

济宁医学院将进一步增强战略眼光、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辅导员队伍,助力构建全要素同心同向,全方位同频共振的工作新格局。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2375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