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紧扣育人主线,上好“毕业思政课”

青岛农业大学将毕业教育作为学生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堂思政课,紧扣思政育人主线,以主题活动为依托,通过上好“初心”“感恩”“成才”“情怀”等四堂课,护航毕业生扬帆向远、筑梦未来。

一、强化思想引领,上好理想信念“初心课”

一是深化思政教育与价值引领。制定《青岛农业大学毕业生教育及离校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组织开展党委书记专题党课、院长专题报告、辅导员主题班会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加强党性修养与纪律意识。组织毕业生党员赴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党日活动,发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书,教育引导毕业生在校园内外传播节约风尚,认真扣好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三是强化国防教育与报国情怀。举办30余场征兵政策宣讲会,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军入伍、报效祖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潜力,自编自导自演话剧《追光者》,上演优秀党员的感人事迹,让更多毕业生从身边典型中汲取力量。四是文化浸润与榜样激励。开展“墨香里的传承”系列活动,通过“读一本好书、听一场讲座、启一席对话、观一部电影”等,坚定学生理想信念。邀请服务西部的志愿者分享心得体会,引导毕业生在基层一线贡献青春力量。

二、传递母校关怀,上好大学毕业“感恩课”

一是倡导绿色离校与爱心传递。举办“跳蚤市场”、毕业爱心捐赠活动,为毕业生搭建践行绿色理念、传递校园温情的平台。二是营造温馨、和乐毕业氛围。举办“我和我的青春”线上征集活动,吸引毕业生通过积极上传与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的合影,晒出论文致谢等形式,表达对学校和老师的感谢。邀请学校教师、辅导员为毕业生写下祝福,将育人工作延续到离校前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发挥朋辈引领与互助作用。邀请大学期间在升学深造、高质量就业、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毕业生与低年级学生分享经验,为各年级学生搭建联系沟通的桥梁。四是融合线上线下强化情感培育。打造“云端+线下”育人载体,通过制作毕业生合影集、开设学弟学妹寄语专栏,开展云端分享会和“诚信立身·感恩前行”宣誓签名等活动,涵养学生感恩意识,强化道德教育。

三、聚焦就业创业,上好爱岗敬业“成才课”

一是依托社区平台促就业。利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职业技能指导与就业适应教育,成立“筑梦帮扶营”,举办“围炉夜话”就业沙龙,持续提升毕业生求职竞争力与生涯规划能力。二是服务创业需求促发展。全面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培训、补贴申请协助等一站式服务,融入智慧就业元素,提供AI简历诊断、AI模拟面试、AI生涯规划等多种特色就业指导服务,帮助毕业生认识和把握就业政策,提高就业创业信心。三是实现引岗入校拓渠道。校院两级领导常态化联系走访用人单位350余家,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3000余个。2025年毕业生春季双选会暨校友企业招聘会中,吸引近500家企业参会,涵盖农业生产、宠物医疗、电子信息、新能源等16个行业领域。根据学科专业分类,年均组织“小而精、专而优”的分行业专场招聘会20场,满足毕业生个性化求职需求。

四、提升典礼成效,上好爱校荣校“情怀课”

一是强化典礼育人感召力。组织“拨穗正冠”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邀请校领导为每一位毕业生拨正流苏、颁发证书,表彰一批基层就业的学生典型,将家国情怀与时代使命融入各项仪式活动。二是突出“农”字特色文化。举办首届“秾华嘉会”毕业欢乐节,组织学院各个年级以毕业游园会的形式,集中展示特色科技成果和专业作品,与毕业生共庆毕业在宿舍区和教学楼之间的主干道设置了农事体验、非遗手工坊、趣味游戏等互动项目,毕业生通过全程打卡体验,进一步强化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情怀与担当。三是创新仪式教育新载体。通过组织开展“再参观一次校史馆”“勇担使命,筑梦远航”主题升旗仪式、“青春不散场,山海永相逢”草坪音乐会、“根系母校·木成栋梁”共植一棵树及“奔赴山海,艺路生花”毕业作品展等特色活动,让毕业生在富有仪式感的丰富体验中深化爱校情怀、坚定使命担当。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826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