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工作机制,系统谋划强保障。成立“双减”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双减”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出台“双减”指导意见、课后服务实施方案、课后服务费管理办法及“五项管理”等政策指导性文件。秉持公益、普惠原则,指导中小学“一校一案”优化措施,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优化作业设计,夯实学业固基础。严控作业总量、提升设计质量,指导教师按知识结构、能力提升、综合探究分层设计作业,借助援疆资源提升设计能力。建立教研员抽查与责任督学督导机制,规范作业布置与批改。健全长效机制,明确作业涉及、时间、布置、批阅要求,完善校内公示、检查通报制度。组织骨干教师开展片区教研、优化作业案例评选及推广应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丰富课程内容,多元发展促成长。整合校内外资源,发挥教师专长,打造多元化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开设涵盖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特长、体育竞技、劳动实践、特色社团等五大类共784个项目(涉及书法、国画、舞蹈等16个学科)。创新设立“课程服务超市”,包含“四史”教育、劳动教育、科技创新、心理健康、艺术鉴赏、生命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十大类特色课程,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成长舞台,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
广泛宣传教育,凝聚共识造氛围。积极举办课后服务成果展示会,包含线上展示视频16个、线下展示4场、汇报会1场。2025年组织全州“课后服务优秀案例遴选”活动,133所学校参加活动,评选优秀案例8个。多途径广泛宣传惠民政策,印发《告知书》50.8万余份,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1050场,家长知晓率达100%。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859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