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教育局:“六微、六力、六高效” 党建引领“大安全”

  近年来,漯河市教育局以微党课铸魂、微机制破题、微阵地强基、微演练提能、微分享聚力、微服务暖心,探索出“党建+安全治理”“六微”工作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校园安全治理的强大效能,实现党建引领校园安全高效能治理的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校园安全工作从“保平安”向“促发展”升级。

  “微党课”强化政治“向心力”,提升思想引领高效能


  以“铸魂工程”增强信仰感召力。漯河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漯河市领导带头上思政课,全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遵守《中小学生行为》,做到知荣辱、明是非、尊德守礼、行有所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思政引领”提升队伍战斗力。漯河市教育局相继开展大中小学示范教学展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金课”评选、首届大中小学生“思政课我来讲”实践活动大赛、首届小学舞阳农民画创作评选及2025年师生思政课集中展示等活动,把市直学校专职思政课教师从192名增配至238名。

  “微机制”深化防控“执行力”,提升闭环管理高效能


  “微机制”围绕安全标准学习和防范能力提升,全市教育系统建立“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常态化学习研讨管理机制。

  以“五个一”机制强化系统管控力。该市教育局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各类安全政策法规,创新构建“一台一链一表一图一体”的“五个一”安全工作机制,用好智能化管理平台、标准化排查表单、协同化联处体系,明晰规范化应急流程,压实链条化责任机制,掌握风险隐患排查及整改方法,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处置能力。

  以“三查三改”提升风险化解力。进一步规范局党组风险隐患研判协调机制,排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及重点领域“一件事”全链条整治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扎实做好安全防范各项工作。组织党员教师、班主任、安保人员及家长代表定期会商,结合“学校党组织—党小组—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精准绘制“校园安全风险图谱”。通过梳理风险点、分析成因、推演对策,形成“风险预判—隐患排查—应急响应—复盘优化”的闭环机制。今年以来,聚焦校园安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3轮拉网式排查,整改安全隐患70个,有效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推动重大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微阵地”整合资源“支撑力”,提升基础保障高效能


  “微阵地”整合校园内外资源,打造“硬件+课程+文化”三位一体的安全育人平台。

  以“硬核升级”夯实基础承载力。依托微型消防站、电子监控系统、一键报警装置等,实现校园重点区域技防全覆盖;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校园消防体验活动,通过模拟灭火、烟雾逃生等互动体验,让安全技能培训更具实操性;将80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工程纳入省定民生实事,增加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弱项,提升校园本质安全水平。

  以“家校共育”激活协同联动力。组织17部门召开漯河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推进会,全面建立“教联体”,成立漯河市家长成长学院,下设八个县区分院和市直28个家长学校,遴选家长成长学院讲师团,为家长提供优质课程体验,今年上半年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线下线上公益讲座31场,现场受益师生家长5万余人,线上累计观看达41.62万人次;漯河市教育局与河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该市心理健康骨干教师系统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针对特殊学生群体,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建立“观察—干预—跟踪”档案,用“爱心引领”化解成长焦虑;各学校积极开展安全课程实践,推动学生参与“校园安全观察员”“隐患整改小提案”等活动,增强安全意识;同时,坚持“党小组建在学科组”,强化阵地堡垒作用,使“微阵地”成为安全知识普及、隐患警示提醒、家校社协同的前沿窗口。

  以“文化浸润”增强法治渗透力。以法治文化长廊为载体,通过案例展示、法规条例解读等形式,将法治教育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聚焦“法治教育宣传周”和“学宪法讲宪法”,联合公检司法等多部门聚合力,建立健全法治副校长聘任管理机制,配备率达100%;相继开展法治宣讲、模拟法庭、法治征文等活动。

  “微演练”增强安保“战斗力”,提升应急处置高效能


  以“专项经费”保障安保应对力。该市教育局多次召开安全防范工作会议,深入调研校园安全工作,帮助解决学校安保人员经费紧张问题,协调678.6万元安保经费纳入2025年市财政预算,配强配齐市属学校安保人员。

  以“1+N联防”构建应急响应力。督促、指导全市中小学将全省每月25日“消防安全警示演练日”与《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2025年全市护校安园工作实施方案》有机结合,科学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合理安排消防、防震、“1+N”(民警、保安、年轻男性教师、志愿者)安保演练等活动,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025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已经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3800余场次。

  “微分享”激活集体“创新力”,提升经验转化高效能


  “微分享”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平台,让安全治理经验从“个体实践”升华为“集体智慧”。

  以“云端智库”凝聚智慧共享力。线上依托党员微信群开展“每日一分享”,由党员教师带头晒出安全教育课堂设计、课间操隐患排查技巧、突发冲突处置妙招等“微经验”。

  以“比翼课堂”强化示范带动力。线下结合“我的教育故事”分享、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组织优秀党员专题分享党员社区双报到中参与周边交通疏导、矛盾调解的实战心得,以及应急演练中的指挥协调技巧。这种“互学互鉴”模式,不仅锻造了一支“懂安全、会应急、善管理”的教师队伍,更让安全能力成为每一位教职工的核心素养。

  “微服务”彰显安防“保障力”,提升诉求响应高效能


  “微服务”以志愿服务、阳光工程为纽带,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安全问题,将安全治理延伸到师生需求“最后一公里”。

  以“志愿服务”提升民生守护力。全市教育系统全体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结对共建,开展“双承诺、双结对、双报到”活动;学校领导、党员教师、安保人员与公安、城管及家长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队,常年坚持开展“爱心护学岗”志愿服务活动,保证学生随到随进,减少校门口人员聚集,为改善校园周边安全环境出力。

  以“阳光工程”增强服务渗透力。为解决社会关切、家长关心的校园餐问题,全市教育系统把校园食堂打造成“阳光食堂”,深入开展学校食堂违规整治专项行动。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通过书记校长信箱、问卷调查等渠道收集师生诉求,及时解决班级安全设施损坏、学生心理疏导等问题,常态化开展各类“微服务”。党员坚守安全治理工作一线,发扬“沉下去、办实事”的作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师生、家长切实感受到“平安校园”的温度与力度。

(漯河市教育局 供稿)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3909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