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鞠发营 王立志 “种植技术有人教,产品销售有人跑,这样的合作社真好。”近日,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戴家埠村草莓种植户刘文强高兴地说。今年初,戴家埠村在潍坊职业学院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依托生态峡山有机农产品基地优势,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社”经营模式,彻底解决了农民最担心的种植技术和销售难题,蹚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2022-06-15 506 0

6月15日,市教卫工作党委召开2022年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
2022-06-15 399 0

SCREW像一把钥匙,植物细胞膜上被称为NUT的受体蛋白像一把锁,“钥匙”打开“锁”后,便开启了气孔这扇“门”,从而加速了植物体内水的散失。通过这种让病原菌“没水喝”的方式,限制其在植物体内的增殖和进一步侵染。
2022-06-15 360 0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大四学生不断收到研究生录取信息,农学院、植保学院等传统农科学院更是几十个宿舍集体“上岸”。10号公寓223室4名农学院学生:朱芮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许佳诣保送中国农业大学,李雪婷保送山东农业大学,张严方考取安徽农业大学。15号公寓902室的植保学院6名女生:3人分别被保送中国农大、山东大学和山东农大,3人分别考取西南大学和新疆农大。
2022-06-15 289 0

高校的劳动教育,如何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认同感,继而成为其习惯养成?在山东建筑大学,劳动教育不再是板着面孔的“老先生”,更像是与学子们朝夕相伴的“好友”:它是校园中穿梭的各色志愿服务“小马甲”,是栖身于花草树木中的实践课堂,是讲述校园建筑文化之美的学生讲解团…… “劳”字嵌入志愿服务,校园防疫阵线高高筑起 自今年3月山东建筑大学校园进行临时封闭式管理以来,校园里出现了许多“彩色马甲”,热能工程学院的橙色,艺术学院的红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蓝色,外国语学院的绿色……与次第开放的迎春、白玉兰和粉樱一道,构成了这个春天的别样风景线。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山东建筑大学团委积极探索以“劳”为核心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将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整合公益类社团、院级志愿服务队力量,搭建校院两级志愿服务体系,助推劳动教育落地。 活动开展以来,来自各个学院的5000余名青年志愿者们身穿代表本学院颜色的马甲,按照以区域和日期为单位制订的志愿劳动工作日程安排表进行轮岗换值,承担了全校范围内每日所需的全部志愿服务工作。 核酸检测点每日的人流量动辄数千人,天气阴晴不定,然而不变的是学生志愿者们一遍又一遍“请保持一米距离,戴好口罩,出示预约码”的贴心提示,以及在餐厅劝导间隔排队和分散就餐、在超市操场等人群密集场所提醒佩戴口罩等协助维持秩序的忙碌身影。 爱心反哺,劳动过程也是育人过程 除了必需的生活物资,临时封闭式管理的校园里还运进了许多“爱心礼物”。T恤、牛奶、口罩和洗手液……是各个学院给学生们准备的“抗疫爱心大礼包”。 学生志愿者们早早地等在校门口,把一箱箱爱心物资搬运到宿舍楼前。下午2点的太阳还有些毒辣,志愿者们的汗顺着脸颊淌到手里搬着的纸箱上,但大家不惧疲惫,分类逐一发放。 这所高校将劳动教育视为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付出者给予爱心反哺,让劳动光荣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5月1日劳动节这天,这所高校的师生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两颗圆滚滚的煮鸡蛋。学校为慰问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师生员工,自早上7点开始,在三个食堂送出了3万余个鸡蛋。 “今天是劳动人民的节日,餐厅的工作人员们不但没有休息,还早早地起来给我们煮了鸡蛋,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总要做点己所能及的事。”部分领到了“爱心鸡蛋”的学生们在活动结束后主动帮助餐厅工作人员清理卫生、回收餐具。 食堂这边有“爱心鸡蛋”的劳动反哺,教学楼那边有社会实践的劳动动员。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们在劳动节这天成立了山东建筑大学“美丽中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两支主题社会实践团队,将劳动教育贯穿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外语育人”“课程思政”,进一步拓展“劳动+专业实践”育人广度。 劳动教育课堂搬出教室 走在山东建筑大学校园里,仔细留意会发现,这个学期负责校园环境卫生和美化的工作人员似乎换了一批新人,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0岁,力气足、干劲大,挥起大扫帚扛起长水管毫不费力。但好像有些不太专业,扫帚一不留神没拿稳就砸在了脚上,扛起了水管却控制不好方向。 他们工作效率不算高,工作过程不免状况百出,但自始至终干劲十足,工作成果也可圈可点:把草丛里散落的垃圾捡拾干净、完成绿化区域的浇水工作、帮助清理了映雪湖的积淤、把横挡在路上的共享单车搬到路边摆放整齐…… 这是参与校园劳动的学生们,他们同时也是在参与实践课程。 山东建筑大学将劳动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开设了由8学时理论教育与24学时劳动实践组成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与生活”。 各学院响应学校号召,根据学校划分的“安全文明责任区”,将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出教室,搬到了校园内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旁。 “之前时常看见大爷们在绿化带旁边忙碌,觉得浇浇水剪剪枝的工作没什么复杂,这次亲自上手做了之后才知道,看上去简单的劳动其实并不轻松。”参与课程的陈励阳同学感慨,“一次体验,几番辛苦,多重感悟,劳动十分不易,劳动者万分光荣”。 该校还进一步落实每周四下午的“全校卫生大扫除”工作,为各宿舍发放垃圾袋和84消毒液,并鼓励住校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一起加入到劳动行列,师生合力,共同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各学院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最窗明几净宿舍”“最绿意盎然宿舍”“最温馨友爱宿舍”纷纷亮相,充分调动了青年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劳以育美,动手实践也动脑体悟 在这所大学的校园里有几位鼎鼎有名的“老牌明星”:黄墙红瓦的铁路建筑展馆、古朴自然的岱岳一居展馆、年岁过百的地图地契展馆……它们是学校闪亮的“名片”,向外传递着别样的校园建筑文化。而在“幕后”负责介绍这些“老牌明星”的,是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校园文化景观志愿讲解团。 怀揣着对这些老建筑的热情和对校园景观的热爱,讲解团成员们每周休息日在各个展馆内值班,为参观展馆的学生、老师、游客等讲述这些老建筑的文化故事。校园未实施封闭式管理之前,他们承担了每学年千余人次的接待工作,专业的解说和耐心答疑为这些老建筑带来了经久不衰的盛名。 “展馆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家’,在这里做讲解工作的那些时光,早已将我们和这里紧紧系在了一起。我们了解它们所有的故事,它们也承载着我们与伙伴一起劳动、与朋友共同了解建筑文化的许多故事。”讲解员严乐心同学说。 为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与美育的涵养功能相结合,山东建筑大学还开展“劳育+美育”主题教育活动,带领学生们开展植绿护绿活动。 在山东建筑大学团委书记王鹏看来,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输送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未来进一步落实劳动教育工作始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通讯员 杨菁 张之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06-15 334 0

“同学,你这是跑第几圈了?疫情封校这段时间,我看你每天都来跑步啊!”
2022-06-15 318 0

作者: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焦以璇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学典教授在给中国史专业学生上课。资料图片
2022-06-15 362 0

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张春晓 王洪涛     “在全市首届青年教师创新课堂大赛中,我校教师10人荣获一等奖,5人荣获二等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这也是我们参与全市教育系统‘揭榜挂帅’活动的初衷。”近日,山东省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校长石玉花自豪地说。
2022-06-15 422 0

新华社济南5月8日电(记者 萧海川)山东省2022年普通专升本考试5月7日至8日举行。记者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了解到,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山东今年分类设置考点考场。对部分身在省外、无法返回山东的考生,首次引入跨省远程线上考试方式。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强化特殊考场考试组织,维护考试安全。
2022-06-15 378 0

上海交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
2022-06-14 395 0

  为做好本市2022年春季第二次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北京市贯彻〈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2022-06-14 322 0

  6月10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机关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大会听取并审议了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李奕代表第四届机关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了第四届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了党费收缴、管理及使用情况报告。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出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机关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022-06-14 415 0

6月11日,长三角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创新联盟成立暨第二届“新时代一...
2022-06-14 411 0

今年上海“幼升小”信息登记(核对)、报名、验证等主要通过网上进行,推行...
2022-06-11 384 0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京教人〔2021〕30号)精神,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开展了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经组织专家评审,确定983项获奖名单。现进行公示。
2022-06-11 702 0

各有关市属高校:   依据《北京高校科研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京教研〔2021〕16号)和《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京教研〔2013〕8号)文件精神和规定,经过项目申请、学校初选推荐、专家评审等项目立项工作程序,产生了2022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以下简称“科技计划”)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以下简称“社科计划”)资助项目426项。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74项,其中科技重点项目(市教委-市自然基金联合资助)49项,科技一般项目225项;社科计划资助项目152项,其中社科重点项目30项,社科一般项目122项。现予公布(项目名单见附件)。各项目的经费额度以财政最终下达的经费额度为准。
2022-06-10 447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