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造既有抬头率更有点头率的网络思政课
日前,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编制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从谋划转向落实。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实践教学“四个转变”为目标,不断探索实践育人新举措,形成大经管、新工科、设计学类等不同学科的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两证多照”特色,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考取各专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河南开放大学:打造党建引领微网格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部署要求,河南开放大学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探索实践“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多元参与格局,激发基层治理动能,以高质量党建和高效能治理为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赋能增效。
信阳科技职业学院:着力打造“大思政课” 助力“大别红营”红色研学活动
信阳科技职业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建立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大思政课”教育实践平台,着力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新格局。
中国教育报: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广西打造人工智能教科产融合基地
本报讯(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覃鸥)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27年,形成丰富多样、安全可靠、健康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城市更新“路线图”明确 完善城市更新顶层设计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洛阳师范学院: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近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固树立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统筹谋划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育留用”上活思想、创新路,培养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架起丝路连心桥——新疆打造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
教育对外开放,是新疆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教育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强国际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新疆牢牢把握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紧抓“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和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机遇,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的教育互联互通、民心相通,推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质增效,努力谱写新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对外开放新篇章。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多元融合 打造书香校园新样态
为积极响应国家全民阅读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书香中国”战略,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秉承“以书育人、以文养德”的理念,全面启动“书香校园”建设工程,创新开展系列读书活动,通过多维度平台搭建、立体化活动设计,有效激发师生阅读热情,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质增效。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产教共生体 打造化工医药职业教育协同育人新模式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多年来坚持“化工为基、医药并进”的办学思路,针对行业技术壁垒高、安全风险大、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等痛点,联合省内行业头部企业,创新构建“一院一链、一课一岗、一标一体、双课堂四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打造“数商兴农”职教新典范
近年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河南省情,创新构建“三堂耦合、课岗证赛融通”靶向育人模式,将职业教育与农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学校通过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大赛并斩获10余项奖项。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打造全方位生涯教育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年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突出聚焦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凝心打造全方位生涯教育,通过以赛促学“规划热”、职业发展“新体验”、生涯教育“大讲堂”、劳模工匠“进校园”、朋辈引领“青春行”、精准育人“双落地”,引领引导毕业生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启动“南京博物馆学校”项目,南京打造“思政好声音”新课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去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如何用好博物馆,上好思政课?2月23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和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共同主办的“南京思政好声音:博物馆里的中国”——南京市大中小学一体化馆校合作推进会暨“南京博物馆学校”思政育人项目启动仪式在六朝博物馆举办,旨在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系统推动南京博物馆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建设,深化南京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和“大思政课”建设,拓展实践育人新格局。省市相关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党建引领促发展打造区域优质校
近年来,西宁市总寨中学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打造“党建引领强队伍 红烛先锋铸师魂”党建品牌,突出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努力办好区域内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新优质成长学校。
上城区家校社协同打造学生幸福成长圈
幸福的童年应该是什么模样?上学的路上,书包变轻了,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让校园生活变得充实精彩;成长的路上,父母不再缺席,相反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亲子活动,有更多的耐心倾听“成长的烦恼”;家门口的青少年宫里有着各种新奇体验,学校里的绿茵场上多了一抹“橄榄绿”……这是杭州市上城区学生的幸福童年“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