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利职院:数字赋能人才培养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超前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深层次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深化融合创新。学校主动作为,紧扣信息化技术时代的脉搏,积极推进全方位数字化改革,按照“强基础、重融合、突创新”原则,通过“一张网”“两中心”“三体系”“六平台”对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稳步实施、精准服务,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提供有力支撑,被评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青岛酒店管理职院:聚焦类型把握方向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青岛酒店管理职院高度聚焦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路和地位,突出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三教”改革,着力提高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人民日报】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促进技能成才
图①:江苏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特级技师孟维在调试中心回转体数字化智能生产线控制系统。李英杰摄
图②:广东省汕头市金明精机公司的新型学徒制钳工教学点。杨英杰摄
图③:山东省济南职业学院中德技术学院学生侯佳(左)在训练中。孙德儒摄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河南城建学院:“三个强化” 夯实“德育为先 五育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河南城建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围绕“三个强化”下功夫,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德育为先,五育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 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以考促学,以学促用,素质强师;因材施教,学技平衡,质量强校;五育并举,多元培养,实践育人,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黄淮学院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黄淮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基础,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岛农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农爱农高素质人才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高等农业院校的责任与担当。青岛农业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吸引外部优质资源,构建了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中外合作和公费农科生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知农爱农高素质人才,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湖南以“五个紧密对接”提升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
湖南以 “五个紧密对接” 提升电子信息类 人才培养质量 湖南着眼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近日,省教育厅、省工信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我省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等 6个方向对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方位调整、全链条设计,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打造 “ 三个高地 ” 、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 《塔吉克族歌舞表演人才培训》在喀什大学顺利开班
冯冠军向学员介绍了喀什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音乐与舞蹈学院近些年来所取得的重要成绩。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集中培训一批年轻有发展潜质、兼具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塔吉克族歌舞艺术表演、传承、研究与创新人才,让塔吉克族歌舞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黄河科技学院:坚持因材施教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黄河科技学院全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基于学生成长数据提供个性化发展支持,对学生精准服务、分类培养。依托“翻转校园”数字化平台助推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和精细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学生开展学业或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
青岛科技大学:下好“四个功夫”,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青岛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组织领导、课程建设、以赛促创和创业实践等四个方面下好功夫,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并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