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三学三亮三比”锻造高素质党员教师队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党员教师立足本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博州教育系统积极组织开展党员“三学三亮三比”争当先锋活动,努力打造高素质党员教师队伍,推动博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津市创办“先生夜校”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津市 创办 “先生夜校” 助推 教师队伍建设 2021 年 9月 以来,津市教育 局 深入探究教师队伍建设科学路径,创办 “先生夜校” ,以 先生文化铸魂、先生素养培能、先生情操养德, 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成效,其经验在《湖南教育》上刊载。
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利用周转编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
广西壮族自治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部署要求,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围绕破解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瓶颈,按照“总量控制、全区统筹、动态调整”原则,创新编制管理,深入挖潜增效,建立中小学教师编制“周转池”,着力解决中小学教师编制不足难题,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青岛酒店管理职院:高素质教师队伍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青岛酒店管理职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师德与业务并进、引进与培育并重、评价与激励并举”的建设思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在“成事争一流”上锤炼过硬作风能力,着力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
商丘工学院:落实立德树人 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商丘工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师资建设上优先安排,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打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学团队。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和程序规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研究部署群团工作、党校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等省委书记林武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暨中心组学习会
12月12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和程序规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传达贯彻全国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会议精神,听取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蓝佛安,省委副书记商黎光出席会议。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四个强化” 打造 “双师型”教师队伍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全面落实国家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以“四个强化”持续完善教师发展体系,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
中原工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兴校”战略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中原工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坚持高端引领、引育并举,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服务配套等多维度发力,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人才发展生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筹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孙春兰在会见优秀教师代表时强调 全面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在第38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世家等优秀教师及师范生代表并座谈,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转达党中央、国务院的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中国基础教育》首发暨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召开
办好基础教育,关系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国民素质提升,关系国家长远发展,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9月5日,中国教育学会举办《中国基础教育》首发暨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庆祝第38个教师节,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副部长郑富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出席首发式。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河南、湖南、重庆、宁夏等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教育学会代表、校长代表、教师代表以及特邀嘉宾等共40余人参会。怀进鹏部长正式宣布《中国基础教育》首发并上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郑富芝副部长发表讲话,对办好《中国基础教育》提出了要求和期望。郑富芝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教育学会要发挥学术组织优势,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理论创新,坚持实践导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努力办出一本权威、专业、高端、接地气的高品质期刊,引领新时代基础教育更好地改革和发展。
滨州“定制培优”未来“园丁” 教师队伍培养走出高质高效新路子
近年来,滨州市紧盯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改革机遇期,结合山东省实施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经验做法,在全省率先改革突破,探索实施师范生专业化定制培养渠道,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储备、遴选了一支“入学即入职、离校能上岗”的教师后备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