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万余项 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促就业
近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指南,共有866家用人单位发布项目指南23828个。目前已面向全国高校开放申请。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举措之一,旨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就业与培养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
中国新闻网:广西教育这十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深化对外合作
图为发布会现场。林艳华 摄中新网南宁9月14日电(记者 林艳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区1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刘友谊14日表示,十年来,广西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山东交通学院: “六深化六提升”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
山东交通学院面向“海洋强国”建设、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交通大学,着力培养“政治过硬、业务精良、责任担当、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航海人才,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现代海洋产业和东北亚区域性国际航海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谋发展深化内涵建设 多举措服务地方经济
近年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整合与优化各种资源要素,稳步提升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依托专业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职教职能,抢抓机遇,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化“周职担当”,发挥“周职优势”,贡献“周职力量”。
办好人民满意的河北教育 | 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政策保障不断完善,育人质量持续提升。目前,全省普通高中总数达到738所,在校生达到164.85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30.62%和28.61%,为更多适龄学生提供了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
新乡市教育局多点发力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新乡市教育局坚持目标与问题导向,以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向,发挥本土优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紧紧围绕以改革推动发展、增强活力的工作思路,取得了一定成果。
济源示范区:深化体教融合 构建青少年体育锻炼及人才培养体系
济源示范区充分发挥“教体一家”的管理体制优势,坚持一体化设计、全要素保障,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改革,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青少年体育锻炼及人才培养体系。
郑州大学突出“三个导向”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郑州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教师教学能力、课程质量内涵,深入推进课程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升综合育人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山东科技职院:打造绿色生态校园 深化生态文明教育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创新生态文明育人理念、打造生态育人良好环境、提升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构建形成了具有职教类型特征的生态文明育人体系,在职业教育领域产生广泛关注。
《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7月13日下午,省政府举行《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 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赵振华,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到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发布会。
两部门持续深化中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 开展实践活动增强自救互救技能
近日,交通运输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持续深化中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海事、教育、交通运输部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全国中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广泛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宣传和防溺水安全提醒,着力提升中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昌邑市:深化教育公开 倾力打造阳光教育
近年来,昌邑市坚持以做好教育公开为抓手,持续健全公开制度、狠抓载体建设、深化公开内容,把教育公开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有效保障了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阳光教育。两项教育公开信息荣获潍坊市2020年度最佳政务公开信息。
云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发〔2020〕19号)、《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