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探索“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保“双减”实效
日照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以系统集成思维开展“双减”工作,推动“双减”工作从专项治理向长效监管转变、从全面推开向提质增效转变,让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深陷“抢跑”的教育焦虑,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沉浸“题海”、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信用管理经验做法被教育部刊发推广,“五大教研行动”、课后服务等做法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教学改革“双减”典型案例,面向全省推广。
青岛理工“五力并举”推进新时代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见成效
青岛理工大学大学外语教学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校本特色,以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为“主题词”,以抓好多形态课程建设为“主战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教学一体化改革,“五力并举”切实发挥新时代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在常态长效机制建设中见成效。
安阳师范学院:“四个注重” 构建育人“心”合力
安阳师范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以人为本,培育理性平和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心理育人“心”合力,塑造学生阳光心态,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郑州财经学院:搭建“纲、本、基、径”打造大思政育人体系
郑州财经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成立“十大育人中心”,着力推进“一个提升、两类课程、三种资源、六大平台”建设,搭建“纲、本、基、径”,全力打造“1236”大思政育人体系,积极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冠县探索“1234”工作模式 擦亮“‘冠’爱育人”家教品牌
冠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积极探索“1234”家教工作模式,走好家校社协同发展的新路子,提高全县17万家长的科学教子水平,“‘冠’爱育人”家教品牌不断擦亮。2022年5月,冠县被命名为“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
【中国教育报】山东建筑大学:打造建筑光影里的育人活教材
作者: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王晓华 王建华 木鱼石、黄百草、四合院落、小天井……精致细腻的“岱岳一居”民居展馆,就像一组雕塑,守住一方静谧与安宁;旧时堂屋、五色门笺、木版年画……充满传统气息的乡情记忆展馆,传承着乡土文化记忆。在山东建筑大学,除了这样的传统文化建筑展馆,还有迁移保护的老别墅,改造利用的火车餐厅,每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建筑设施,都是一处活着的博物馆,让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充满校园。
滨州医学院探索“六位一体”育人体系 传承中医药文化精华
近年来,滨州医学院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中医药专业特色,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时代价值引领原则和中医药专业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中医药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汲取创新灵感,以中医药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思政教育凝聚力,增强专业认同感,将“大医精诚”“医无德不成”“医乃仁术”等教育理念贯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探索构建中医药学子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专业素养、实践服务、承启传统、创新创业“六位一体”多元融合育人体系,传承中医药文化精华,着力培养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时代新人。
我市开展协同育人创新项目美育实践课堂“七一”党史特别体验活动
6 月 29 日上午,我市协同育人创新项目美育实践课堂“七一”党史特别体验活动在中共天津市委旧址纪念馆拉开帷幕。师生代表参观展览、“触摸”历史,在令人难忘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共庆“七一”。
【光明日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育人路径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管理、教学、队伍建设及校园文化上做好“结合“文章,统筹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拔尖人才培养需大中衔接协同育人
编者按: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长期、连贯的投入,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拔尖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需要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紧密配合。然而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连贯,这既不利于国家的未来战略的实施,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拔尖人才培养是一项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加强不同学段的衔接协同工作应是当前拔尖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新疆皮山县安徽实验学校:打造边疆县育人“新高地”
安徽合肥到新疆和田,迢迢万里。除了区位限制,和田还有广袤沙漠。这里曾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即便在和田地区,皮山县依然是最偏远的地区之一。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强化实践育人行动 在社会实践服务中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通过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组建实践育人团队、确立实践育人项目和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积极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对话转向实践行动、变理论教育为社会体验,取得了良好成效。
临沂大学:用好红色校史资源 开创档案育人新格局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参观了学校校史展,指出“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鲁东大学“一二三四五”模式全面提升心理育人实效
多年来,鲁东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心理育人工作,于1998年在全省率先筹建了山东省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构建了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求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模式,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入脑入心”,全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升心理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