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构建“三三”育人体系 为乡村教育赋能增效

高密市立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上的每一所学校”办学理念,聚焦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构建“三个优化、三项落实、三个关注”工作体系,创新探索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实验区实践路径,为全市乡村教育赋能增效。

一、做好“三个优化”,夯实乡村教育振兴根基

一是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出台《高密市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工作方案》文件,明确24项重点任务,加强对乡村教育振兴、推进全环境育人工作的统筹引领。今年暑期在充分调研论证,落实校车、午餐午休服务的基础上,稳妥、积极、有序对13所5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组织撤并,转移安置85名教师,139名学生,进一步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合理配置乡村教育资源,得到相关社区群众的普遍认可。

二是优化学校办学条件。以省级试点镇柴沟镇、市级试点镇姜庄镇牵头,在全市所有镇(街区)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以“功能室、教学设备、运动场地、食堂餐厅、宿舍、厕所、教育信息化”等更新提质为重点,全市投资2530多万元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尤其是镇驻地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补齐乡村教育办学条件短板。李家营中学新建教学楼、大牟家中学硬化运动场地等一大批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优化乡村师资力量。今年新招聘380名新教师,招聘数量居潍坊各县市区首位,其中266人安排在乡村学校及城郊薄弱学校任教,占比70%。按照“提拔干部优先安排到乡村学校任职”的要求,今年有12名新任校长充实乡村中小学校长队伍;协调13名副校长到乡村学校实行挂职交流,组织21名城区优秀教师到乡村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推进县域、镇域“县管校聘”优化调配245人,充实乡村教育师资。恒涛实验小学的副校长赵丽娇到阚家镇双羊小学挂职,给乡村学校的孩子带去了城区优质学校的管理经验。

二、推动“三项落实”,助力乡村教育内涵发展

一是落实强课提质行动。落实各学科课程方案,深入推进“教学评一致性”改革,建立学科教研员包靠帮扶乡村学校工作制度,全市56名教研员每人至少包扶1所以上乡村学校,年内送教255节;开展全市初中教学质量视导行动、镇域学区小学教学指导活动,“沉浸式”诊断、指导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4月份在四中文慧学校召开全市初中教育质量提升现场会议,多角度探讨初中学段校情、学情、生情,加强初中段教学质量提升。

二是落实乡村课程开发。实施“一校一品”品牌课程学校创评行动,树立“基础课程立校、特色课程强校、品牌课程兴校”的办学理念,引领全市中小学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结合文化底蕴、传统特色、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实际,落实“一校一品”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建设,推进育人方式变革。联合文旅局等部门,6月份在姜庄小学举行乡村教育振兴暨“非遗在校园”现场会议,推介该校打造“剪纸、泥塑、扑灰年画、茂腔”高密“非遗”课程典型做法,加强品牌课程建设的典型引领。目前,姚哥庄小学的小麦课程、李家营小学“麦田劳动”、姜庄小学的扑灰年画校本课程分别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推介。 

三是落实“润心工程”推进。针对乡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数量多,缺乏关爱等现状,深入实施“润心工程”县域心理健康教育品牌项目,建立“校长负总责——心理健康副校长主抓——班主任队伍为主体——‘心理健康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指导——班级心理委员为‘预警员’”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组建“幼小初高”四学段共81人的县域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开展“百师百场”家庭教育名师进社区活动,选拔部分优秀校长园长、家庭教育教师组成15支家庭教育宣讲团,在各镇(街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织139场家庭教育进社区巡讲活动,为家长宣讲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受益群众达1.1万余人,以家长素质提升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全环境育人体系建设。对重点学生落实“一对一”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赋能学生健康成长。

三、聚焦“三个关注”,引领乡村教育互通共享

一是关注资源互通。建立各学段教育联盟结对工作机制,将全市高中阶段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全部纳入教育联盟共同体管理。目前全市拥有紧密型“一校长多校区”教育集团5组,松散型市级各学段教育联盟51个,乡村教育学区共同体19个,实现全学段学校联盟结对工作的全覆盖,引领校际间的教育教学、师资培训等工作互联互通,同心共进。

二是关注经验共享。创新实施教育重点改革揭榜制管理,引导全市中小学校长分别从学校管理、教师成长、课程改革等不同角度分享了学校改革求变的实践与思考及时组织各学校展示办学成果。举办首届教育年会,集中展示乡村学校创新成果199项,采用TED主题演讲方式推介学校的办学成果。众多乡村学校办学经验通过揭榜制展示平台,在全市得到宣传推介。

三是关注典型打造。支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建设新时代乡村教育家成长学院和全国乡村教育示范校。结合当前的乡村教育发展现状,传承,通过“优化教师队伍、加大办学投入、加强招生培养”等措施,为每名学生打造更加适宜的教育,在全市树立乡村教育的“标杆”表率。继续推介我市乡村教师单美华创办“宝德书院”的成功经验,组织将密水街道店子小学、注沟区曹疃小学、开发区后张鲁小学、胶河社区化山小学等6所撤并后的小规模学校转型为劳动实践、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服务站等多种研学实践基地、公益场所,让闲置校舍得到全面盘活利用,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建设。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1265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