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
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致力于中小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创新探索出散发浓郁“学科味道”的思政教育。
自治区启动全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近日,自治区教育厅下发通知,决定启动全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行动计划,推动内蒙古自治区课程建设改革,探寻教育现代化的“内蒙途径”,实现从课程思维到课程体系的转变。2月24日,自治区教研室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全区教研及课程建设工作研讨会,围绕课程建设行动计划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会上,邀请上海复旦大学徐冬青教授做了题为《聚焦高质量育人——“双新”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再出发》的讲座,徐教授面对新课标提出的新挑战、新机遇,提出了五个再出发,努力做学校文化、课程育人、人才培养的寻根者、培根人;聚焦跨学科学习,实现再出发中的新出发。
自治区教育厅举办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示范种子教师”培训暨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系统规划设计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月24日-2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呼和浩特市分基地协办的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示范种子教师”培训暨集体备课会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举办。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敏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玉柱致欢迎辞。
我市召开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动会
1 月 17 日,我市召开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动会,挂牌成立天津市中小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并出台《天津市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和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2022年北京市地方课程教材修订审查结果公告
2022年北京市地方课程教材修订审查共有9套教材提出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京教办﹝2021﹞16号)《北京市地方课程教材开发指南》(京教基二〔2022〕12号)等有关规定,已经北京市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现将结果公告如下: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建设“主战场”,多措并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
鲁东大学:全面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
鲁东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构建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三位一体、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新格局。
关于本市现有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修订送审工作有关事宜的公告
近年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相关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建设规划等教材编写依据发生变化,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京教办﹝2021﹞16号)等有关规定,我市现有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应及时修订,经初审、复审通过后方可按规定使用。现就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湖南发布《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凸显五个核心素养的养成
湖南发布《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 凸显五个核心素养的养成 今年来,湖南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历时半年,研制发布了《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 2022年版)》。《办法》既贯彻落实教育部要求,又凸显了五个核心素养的养成。
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暨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系列展示活动举行
围绕“学科建设聚智慧 课程育人向未来”这一主题,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暨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系列展示活动(和平专场)日前在第二十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市教委、市教科院主办,和平区教育局、和平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