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三船出海”,为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贡献青职力量
近年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强力度、深化校企合作上提效度、在提高职业教育开放水平上有韧度,立足区位优势“借船出海”,着眼企业需求“同船出海”,锚定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造船出海”,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化新航程上笃定前行、行稳致远。
青岛科技大学:五大举措,构建理论宣讲新机制
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党委把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宣讲的根本遵循,突出理论宣讲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在宣讲队伍建设、宣讲内容组织、宣讲形式选择、宣讲对象把握、宣讲场景应用等方面改革创新,塑造了“多元化、立体式”宣讲新机制,实现了理论宣讲高站位、接地气、全覆盖,打通了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青岛农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农爱农高素质人才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高等农业院校的责任与担当。青岛农业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吸引外部优质资源,构建了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中外合作和公费农科生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知农爱农高素质人才,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青岛酒店管理职院:打造学校特色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青岛酒店管理职院坚持围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酒店业全科型职业教育品牌”的发展目标,主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精品旅游产业和青岛市旅游酒店业发展需求,全面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建设,形成产学深度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具有“青酒管”特色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模式。
青岛城市学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青岛城市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辅导员选聘、考核、培养、发展等方面多措并举,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能力水平,搭建服务“大平台”,打造辅导员队伍“梦工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青岛科技大学:下好“四个功夫”,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青岛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组织领导、课程建设、以赛促创和创业实践等四个方面下好功夫,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并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
青岛酒店管理职院:打造“旅游+思政”课程建设
旅游业具有覆盖面广、涉及面宽、受众面大的特点,旅游业本身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教育、生态文明思想、“知行合一”思想等思政教育资源,且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的特质,特别适合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中,先试先行、闯出新路。青岛酒店管理职院结合旅游办学特色,应势而动、乘势而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模式引领研究生人才创新培养
青岛农业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践行强农兴农使命,聚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让农村成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以科技小院建设为依托,不断探索服务“三农”的新路径。学校将人才培养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已有建设基础上,积极申请并获批24个国家级科技小院,获批2023年全国科技小院培训基地,小院建设质量数量均位居山东省前列。青岛农大“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该模式以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为突破点,着重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力量,积极助力乡村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以“科技小院”模式申报的志愿服务案例,在2022年获得全国农科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团体奖1项。
青岛工学院:强化校地校企合作 共育上合人才
青岛工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加快推动现代化上合新区一体化发展要求,以学生“住在胶州、学在胶州、热爱胶州、奉献胶州”,教师“融入上合、研究上合、建设上合、服务上合”为行动理念,以建设“上合应用科技大学”为目标,强化校地、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育适应上合新区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青岛西海岸新区:打造教育融媒体发展新样态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融合媒体资源优势,做精内容产品,加快探索新时代教育融媒体发展新路径,为推动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官方公众号现有粉丝37万,推文总数6000余篇,累计阅读量达3600万+,连续六年进入山东最具影响力政务微信50强、县直机构政务微信10强,荣获青岛市政务及公共服务移动传播创新性品牌20强,政务公共服务移动传播公信力品牌。
青岛理工大学:“四个注重”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
青岛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聚焦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通过注重制度保障、队伍提升、课程建设、形式创新等“四个注重”,持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
青岛科技大学:“三保障五路径”,打造政产学研融合升级版
青岛科技大学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作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聚力创新,担当作为,为高质量发展增智、聚势、赋能,有力地支撑了橡胶、自动化、信息、化工等千亿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三个保障、五种路径”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典型经验,打造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青科大模式”升级版。
青岛酒店管理职院:“五位一体”,构建高质量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保障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青岛酒店管理职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评价,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管理核心思想,坚持把质量摆在首位,突出强化“标准、主体、手段、过程、文化”五大核心要素,“五位一体”构筑了高质量教学评价体系。
青岛幼师高专:“五项措施” 深化美育教育改革
近年来,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美育特点,扎根时代生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教育全过程,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将美育课程与多学科深度融合相结合,将美育创新与全环境育人相结合,将美育实践与学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深化美育教育改革。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山东青岛基础教育:社会是个大课堂
3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今日谈”专栏以《社会是个大课堂》为题点赞青岛教育事业发展。一段时间以来,青岛各地学校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把校外资源开发成课程资源,让学习内容更丰富、学生眼界更开阔。
青岛酒店管理职院:高素质教师队伍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青岛酒店管理职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师德与业务并进、引进与培育并重、评价与激励并举”的建设思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在“成事争一流”上锤炼过硬作风能力,着力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