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建议名单(云南省)公示

根据《教育部 国家语委关于评选表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精神,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经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表彰领导小组初审同意,拟推荐云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教育厅教材和语言文字管理处)、云南省财政厅科教文化处(省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怒江州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曲靖市第一小学、玉溪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为先进集体,李超、吴萍、张泽建、杨继伟、马艳、陆惠云、赵卫华、莫菲菲、陈建川为先进个人。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3年 1月4日至10日(5个工作日),如对被公示对象有异议,请向驻厅纪检监察组、机关纪委、机关党委(人事处)、教材语管处反映。

联系电话:0871-65141213、65182471、65141568、65141746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2号

邮编:650223

先进事迹:

云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厅教材和语言文字管理处) 长期坚持不懈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得到教育部、国家语委充分肯定。一是推进建立高位统筹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全省语言文字工作快速发展。二是健全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机制,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均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的语言文字管理机构。三是持续完善保障有力的发展支撑体系,建立定期研究语言文字工作和语委成员单位定期报告制度,将语言文字事业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省人民政府对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四是坚定不移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截至2020年,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10144所学校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学前学会普通话目标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全覆盖提前实现,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取得新突破。五是在全国率先实施“直过民族”脱贫攻坚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推广工程,2016年来投入经费6466万元,完成12.35万名少数民族不通汉语劳动力普通话培训,创建普及普通话示范村(行政村)701个。六是实施教师普通话能力提升计划,累计组织12926名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七是在全国率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普通话,联合中国移动和科大讯飞开发“语言扶贫APP”,免费向不通国家通用语少数民族青壮年发放推普手机24967台,42.18万人通过“语言扶贫APP”学习普通话、认读常用汉字。八是多次承办教育部重大会议和活动,2022年承办第25届全国推普周开幕式,得到教育部充分认可。九是统筹谋划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2021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意见,召开全省语言文字会议,全面部署语言文字工作,开启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新征程。

云南省财政厅科教文化处(省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坚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支持推普攻坚工程,推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支持推进“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推普和素质提升工程。2016—2020年,云南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216万元,支持实施直过民族语言文字普及专项,全省已完成11.3万名“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不通汉语劳动力培训,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绝大部分参训的少数民族群众,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进行基本交流,为外出务工脱贫攻坚奠定了语言基础。2021—2022年,为确保教育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云南省财政继续安排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普及专项1250万元,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支持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一是支持实施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政策。省财政每年统筹资金约6亿元,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费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科书。二是促进优质语言文字教育资源共享。自2018年起,省财政厅每年统筹资金约1.5亿元,支持全省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农村地区提供优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资源。三是支持实施学前教育“一村一幼”建设,重点聚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直过民族”等不通晓汉语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建设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幼儿园,通过完善学前民文教材体系、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等方式,让少数民族适龄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掌握普通话。支持开展教师普通话达标创建。为确保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等级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云南省财政支持开展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支持教育部门做好教师等有关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做好普通话测试经费返还等工作,让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怒江州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怒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确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以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精准聚焦推普重点难点人群,创新方式方法,坚定不移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推普”成为怒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成为各族群众走上幸福致富路的金钥匙、成为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和纽带。相继制定出台《怒江州推普脱贫攻坚行动(2018-2020年)实施方案》《怒江州推广普通话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全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实施意见》《怒江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普及普通话社区”创建实施方案(2021-2023年》,全州四县市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普通话教学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完成“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普通话专项培训及巩固提升近6万人次,创建113个“普及普通话示范村”,群众的普通话交流交往能力明显增强,创业就业致富愿望更加强烈。开展“普及普通话社区”创建工作,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斩穷根、能致富”的目标,推动怒江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语润怒江”面向农村群众和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开展志愿服务5886次,参与志愿者9860人次,服务对象15.88万人次。培训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乡村教师等基层推普工作人员1974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3人。全面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基本实现3—6岁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能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通过“小手拉大手”影响其父母及更多的人学说普通话,从源头上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22年,圆满完成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重点活动各项任务,让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州上下形成广泛共识。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是云南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国家通用语推广普及单位。2020年,云南师范大学获批全国首批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办公室设在传媒学院。一是以教育培训为基础,助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学院2010年成立以来,先后承担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省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等部门委托的国家通用语普及推广项目30余项,培训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及村民8000余人次,累计培训辐射基层中小学师生及村民350000余人。2021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受到教育部语用司与共青团中央联合表扬。二是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打造高水平、示范性“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发挥汉语国际教育在东南亚国家的辐射影响作用。2012—2018年,连续参与承办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2021年荣获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二十周年突出贡献组织机构奖。完成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等委托的校长、教师培训、中学生“语言+文化”学习营等项目近7000人次,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留学生16000余人。三是积极开展语言文字科研工作,近3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省社科项目4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7篇。四是承办两届云南省“云岭杯”中华经典诵读写讲大赛,选送作品荣获全国奖项19项,全省奖项60项,开展语言文化校园推广活动300余次。五是在公众号推出“青声讲述”专栏21期,“诵红色经典 忆初心使命”红色家书有声作品31期,“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朗读栏目8期。六是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公共必修课程《教师语言》《普通话训练》,累计授课36000人次。精心打造《教师科学用声与声音形象塑造》慕课,9000余人参加学习,该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建成微课程46个,帮助云南中小学教师开展普通话教学实践活动。

曲靖市第一小学创建于1918年,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通过全员化参与、全方位引领、全天候保障扎实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先后创建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一是全员化参与,培根铸魂。以专业骨干教师为龙头,打造高素质语言文字专业队伍。学校有普通话测试员3名,全校教师普通话达标率100%。以课堂为主阵地,开设语言实践综合课、书法课,引导学生领悟中华语言文字之美。每年春季学期组织书写比赛,秋季学期组织诗词大赛。开展讲故事、朗诵、演讲、辩论等语言文字活动,近5年累计有上万人次在国家、省、市级作文、书画、手抄报等比赛中获奖。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提升师生语言文字素养。建有60多个社团,常年有3000余人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全校师生参与率达100%。近5年累计书写、赠送2000余副对联、福字。二是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长效机制,打造崇德尚美和谐校园,做到“一步一景、以文化人”,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激发规范用语、用字的自觉性。加强语言文字课题研究,已结题省级相关课题4个。持续举办“家长百家讲坛”“小小百家讲坛”,让更多的家长、学生参与到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三是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处处有文化、天天有进步。坚持国旗下的讲话,结合传统节日等举办主题诵读会;坚持每月举行诵读之星展示,学期末评选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班级、书香教师,持续打造语言文字工作品牌。编撰了校本课程《走近经典》《诗样芳华》《清风韵美》《食全食美》等6类十余种师生诵读经典读本。坚持每季度编印校刊校报《薇语》,已办刊21期,累计印制六万余份,编印多部师生作品集《紫薇花开》等。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积极推进“全国诗经文化传承分基地”建设,创新传播形式,传承诗经文化,汲取中国智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玉溪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 成立于1997年,办公室设在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配有普通话水平测试专职人员1名;聘有普通话水平测试软件技术支持2名、普通话水平测试视导员2名;拥有省级测试员43名、国家级测试员2名;有财务人员2名配合测试费的规范使用和管理。拥有“1人1室1机位”专用机房13个,单个机房日测试量最多可达1290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市大中专院校学生、教师普通话达标、公务员、窗口行业及其他社会考生的测试需求。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机制健全完善,形成了“市-县-校”上下联动、科学管理、高效运作的工作机制。二是逐年、分批选派教师、测试员参加省和国家举办的普通话口语提高班、测试员专题研修班等培训。2012年以来,培养省级测试员43名、国家级测试员2名。三是严密组织测试,规范管理经费。每年1-2月制定计划,3-8月报名、培训和测试,9至11月经费核拨使用及下年预算,12月工作总结。按照“市-县/校-人”签订保密协议、承诺书和工作责任书,实行绩效跟踪,厉行节约,保证经费有效规范。四是2012年以来, 组织测试88106人次,培训38800人次;全市中职学生普通话达标率为78%、教师普通话达标率为99.43%;公务员、机关企事业和窗口服务人员的普通话基本达标。五是率先建成县级普通话测试点。至2018年,玉溪市在省内率先实现普通话水平测试县级点建设全覆盖。缓解了市级压力、有效解决了县(市、区)辖区内考生“路程远、时间短、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六是积极推动普通话测试信息化建设。2012年启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工作。2018年,在全市建成13个独立机房测试点;2019至2021年,指导各点购买指纹验证设备,及时安装和升级指纹识别防作弊系统;2022年6月,玉溪市各县(市、区)又率先在省内实现人脸识别系统的升级和使用,组织测试7561人次。

李超,男,汉族,1983年11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1年1月参加工作,2017年8月至今担任云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考务科科长。李超同志致力于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事业,为全省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和业务保障。一是高质量完成年度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任务,积极推进国家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第一梯队省份试点工作,先后获得省级和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二是积极开展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科学研究,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机评打分系统算法优化”课题,公开发表系列论文5篇(含核心期刊1篇);参与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科研项目“云南省八个自治州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水平现状级提高对策”,参与编著课题成果。三是加速云南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信息化改革创新,使云南省成为全国第一家将普通话水平测试业务纳入本省政务平台的省份,优先入围教育部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题机评打分和PSC6.0新系统推广使用的第一批试点省份名单等目标,使云南省在“互联网+语言文字测试”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开创云南省语言文字测试信息化新局面。四是主动参与国家通用语普及推广和推普脱贫攻坚工作,配合完成云南省“语言扶贫APP”落地、“普及普通话示范村”达标验收、“直过民族”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调研、“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等相关工作。

吴萍,女,汉族,1971年10月生,大学本科学历。1999年取得云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证,2002年9月起,担任普洱市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科语言文字和学前教育专干,负责全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的日常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工作。一是全力推进普洱市语言文字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全市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努力下,普洱市的语言文字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现有市、县(区)级语委工作机构11个,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点1个;全市各县全面完成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工作;创建省、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295所,书写教育特色学校9所。二是出色完成普洱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任务。每年亲自率队到普洱各县开展测试工作。近二十年来,全市共组织普通话水平测试近千场次,测试各类人员近20万人次,有力推动了普洱市各行业从业人员普通话口语水平的大幅提升。三是做好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2016—2019年,组织完成全市9436名“直过民族”地区不通汉语劳动力普通话培训任务,发放推普手机1600多台,创建 123个普及普通话示范村,做好语言文字扶贫APP推广应用工作。四是抓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培训。“十三五”期间,为3000多名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争取到免费参加国家、省、市教育部门举办的普通话培训,普通话水平等级提升率达70%以上,学员满意度为100%。五是积极配合教育部做好各项语言文字工作,受到广泛好评。2018年,教育部副部长一行到澜沧县调研语言文字工作,在局领导的安排部署、吴萍老师精心策划及澜沧县语委的支持下,调研工作圆满完成。2021-2022年,积极协助华中农业大学顺利实施了三期教育部语用司“童语同音”师资计划培训项目,共培训700名学前教师。期间,吴萍老师科学严谨的组织能力和周到细致的服务得到了学员和主办方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张泽建,男,汉族,1973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管理硕士学位,1995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8月取得云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2005年8月调入楚雄州教育局,从事州语委办和州普通话测试站日常工作,2011年11月取得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一是积极组织协调并充实完善州语委领导机构,推动成立了10县市语委,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规章制度,主动创造条件,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支持,充分调动各级语委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升全州语言文字工作水平,有效推进城市、学校和乡村普及普通话达标建设,保障了全州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边疆和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拓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规范组织开展国家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持续加大语言文字工作队伍的培养培训力度,团结带领全州语言文字工作者,圆满完成每年的培训测试任务,累计服务普通话考生13.6万人次,测试行程遍及10县市和大部分乡镇,保障了普通话考试的权威性和规范性,极大促进考生普通话等级达标率逐年提升。为全州建设银行和新华书店系统的所有干部职工开展了全员培训和测试,为窗口服务行业普通话推广普及和提升工作提供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三是连续多年创新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并如期完成了“二类、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达标验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创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普及普通话示范村”等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并计划于2023年提前完成全州“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达标建设”;全面开展县域普通话普及情况和少数民族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扎实推进18—45周岁不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青壮年劳动力培训检测,学前幼儿100%学会普通话。

杨继伟,男,汉族,1971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1年8月参加工作, 2008年2月从昆明市盲哑学校调入昆明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职务。从一名特殊学校的教师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从手语到普通话,从无声语音到有声表达,从对健全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到关注残障人士的普通话培训测试。经过努力,昆明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量连年攀升,从建站时年测试量2000余人,到2022年年测试量突破90000人。一是在认真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制定《昆明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将所有制度汇编入册,不仅规范经济活动,同时也规范业务活动,使昆明市的普通话培训测试能够在相关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指导下朝着正规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二是以互联网为载体,搭建了普通话测试网络报名及缴费系统,有效降低考生的测试成本。加强对外联系和协调,不断拓展受测单位,开疆拓土,以送考下乡、送考到校为抓手,服务社会、服务考生。注重提高测试服务质量,加强测试员管理和培训,提升我市测试员整体素质,要求测试员以专业的态度面对测试,更加客观、科学的评判考生测试成绩。三是积极推进中心机房的改造提升。2021年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改造,目前已建成国内领先的专业测试机房,配备了45个独立测试间,机房墙面采用不同的吸音材质,有效解决了狭小空间的回声、驻波和混响问题,同时摒弃了传统的头戴式耳麦,采用专业语音话筒,使收音效果更好,考生体验更加舒适。四是服务社会语言生活。2017年至今被昆明市多家中小学校、幼儿园聘请为学校教师开展普通话教学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五是参与编写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实用教程》,并担任副主编,独立编写了普通话音变学习的章节。

马艳,女,汉族,1962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1984年参加工作,讲授、研究汉语38年,从云南省到泰国、埃及、孟加拉、伊朗,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全世界,为中华语言的传承、传播尽了毕生之力。一是1982年当选为云南大学中文系学生语言学会副会长,1983、1985年分别参加德宏地区和西安地区汉语方言调查。二是1984-1993年,在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文科部工作,讲授《现代汉语》《普通话》《语言学概论》课程,为云南省普通话测试员、专家咨询委员专家。1993年调入云南大学文学院工作,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讲授《现代汉语》《普通话》《语言学概论》《汉语语音》《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语言教学法》等课程;给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东南亚汉语教育概论》(出版专著《东南亚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为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入选国家语委专家库。三是假期到临沧、大理、普洱、景洪、江川等地党校讲授《现代汉语》《普通话》课程。每年参加云大组织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任评委,2021-2022年,在全校做“推普周”讲座。四是2003至2020年,陆续到四个国家教授汉语,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热爱中国文化。受到大使馆文化、教育参赞及中文系师生好评;受到国家领导人贺国强、温家宝接见;在南北大学和黑兰大学孔子学院共建立中文教学点11个,开设中文课程80多门次,教学人数达5600多人次,举办中文文化活动110多场次,2015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孟加拉说南北大学孔子学院是她到访国家中最好的孔子学院之一,2016年南北大学孔子学院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在孟加拉工作期间组织汉语水平考试1200多人次,开拓并组织伊朗第一次汉语水平考试上千人次,受到国家汉办汉语测试中心嘉奖。

陆惠云,女,汉族,1965年6月生,中共党员,1988年至今任昆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更名为昆明学院)教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导师,30多年致力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与普通话的教学、研究工作。90年代起至今,一直承担云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云南省普通话教师口语培训及云南省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普通话培训与指导工作,承担普通话测试与复审工作,2009年至2022年,测试复审人数共计29367人次,圆满完成每年的测试复审任务。曾获国家语委及云南省普通话水平优秀测试员、云南省普通话测试“优秀工作者”、昆明市“语言文字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赴西藏自治区承担西藏自治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班教学工作;2014年承担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对云南500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研工作,撰写《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报告(云南省)》;2016年至2020年,参加脱贫攻坚之“通语扶智”工作。深入怒江州、普洱市调研,开展“直过民族普通话口语训练”、“小手拉大手、共同走向富裕路”的普通话教学。完成云南省“直过民族”推广国家通用语攻坚工程《少数民族普通话培训读本》的大纲拟定和主持编写,被翻译成17种少数民族文字,总发行量16万册以上。完成国家语委科研课题《云南省民族自治州少数教师普通话水平现状及提高对策研究》;专著《云南省八个自治州少数民族民族教师普通话研究》(获云南省第21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完成校级科研课题《昆明语言多元化应用状况与研究》;发表《从语言测试的诸要素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真实性和有效》等学术论文。2021年应云南民族出版社特约,主编“滇版精品出版工程项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识字典》(少数民族学习用)。2022年,与相关专家一起设计、命题和提供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村建设”检测评分标准。

赵卫华,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汉语教学研究及东南亚国际中文教育工作34年,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一是始终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把提升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作为边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二是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为重点,有效推动专业学科建设。入选国家语委专家库。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语委重大招标、教育部、云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省社科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6篇),负责《云南大百科》滇西方言编纂,出版《临沧地理与双语使用》《普通话测试与表达技能训练》等专著教材。领衔组建汉语教学团队共53人;担任云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先后指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3名;主持指导普通话测试9万余人次。四是面向基层服务一线,深入开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担任中共临沧市委讲师团成员、市政府参事、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为社会各界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服务。主持或参与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评估验收9次;主持语言文字类政府参事调研课题4项;担任语言文字类竞赛活动评委约200场(次);专题学术讲座《人类文明视域下的汉语和汉字》入选“云岭大讲堂”;赴基层开展语言文化专题讲座或形势政策宣讲50余场(次),服务对象超3万人次。五是培养缅甸等东南亚留学生800余人,举办缅甸汉语教师培训班35期,举办“中华文化课堂”夏(冬)令营活动,培训对象超5千人次;参与评审人教版“九义”语文教材华文教育改编版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广泛运用;“边境国门大学华文教育实践与探索”项目获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六是有效集中与整合华文教育基地、普通话测试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资源,形成多平台互动、多专业互补、多领域共赢的国门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格局。

莫菲菲,女,汉族,1984年7月生,在读博士。2010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12年。一是组织开展多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先后组织开展了“对口云南省会泽县开展52个未摘帽贫困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师范培训”“2020年云南省农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高在线示范培训”“云南省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教育部“童语同音”计划师资培训线下培训”等十余项培训,学员的评价结果满意度都在99%以上。二是深入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组建语言服务队走进会泽、罗平、丽江、瑞丽等地开展语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入户调查、与学员座谈、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训练等方式,有效的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组建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师宗五龙乡、富源竹园镇和沾益区。三是科研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探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参与《云南民族地区学前幼儿普通话教育及资源建设研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助力云南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现状调查研究》等课题,撰写论文《语言扶贫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和谐语言生活构建研究》、《云南罗平布依族3-6岁儿童普通话能力调查研究》,编写《普通话培训教程》,积极探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方式、作用和意义。四是有力推进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组建了基地校内外师资队伍专家库,组织校内师生参加“云岭杯”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创建了基地专属“语暖爨乡”公众号”,开展了大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色活动,有力推进了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建设。

陈建川,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1月生,大学本科学历,1996年7月分配到陇川县清平中学任教,现任陇川县教科中心师训办主任,负责教师培训及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发表过《浅谈边疆“直过民族”地区开展普通话推广的几点思考》《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推脱贫攻坚》等论文5篇;参与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评估。一是起草了《陇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通知》《陇川县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工作实施方案》《陇川县少数民族及易地搬迁不通国家通用语言劳动力普通话培训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推动陇川县语言文字工作夯实基础。二是做好推普工作调查。采集调查录音样本1318份;学前幼儿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情况调查7390人;全县少数民族不通国家通用语情况调查67个行政村9个社区27330户103606人;对全县2044名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进行核查;开展干部职工及社会人士普通话培训与测试738人;组织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424人;利用夜校等形式,对“直过民族”建档立卡户普通话培训1639人。三是利用推普周、经典诵读、云上陇川APP、“小手牵大手”等方式,进企业、入村寨、进学校、到家庭,积极营造推普宣传氛围。制作、张贴宣传海报4000余份;认定县、乡、村三级“语言扶贫APP”技术指导员145人;向“直过民族”培训目标人群配发“语言扶贫APP”智能手机,倡导学前教师、小学低段教师和家长安装语言扶贫APP;协调高校大学生开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实践活动。在历届“云岭杯”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活动中,陇川县有12个项目获省级奖励。五是疫情爆发以来,参与抵边值守、核酸检测、防疫物质配送等工作中,组织编撰了《陇川县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培训读本》《疫情防控知识读本–从你我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培训学习资料,一手抓疫情,一手抓推普。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1345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